赖借机勒索,先生又算在其中了吗?”
“这就需要隆兴观的诸位羽士出面了。”
崇恩庆平静的回了一句“度做法事告慰亡灵,不正是郑老太君的心愿吗?”
郑直皱皱眉头,他很不喜欢崇恩庆的这个提议。
毕竟这让他如今做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别有用心。
更重要的是,对方还想算计他的祖母“季云兄,俺不希望将老太君牵扯进任何纷争之中。
望兄谨记。”
崇恩庆讪讪,拱手赔罪“某无状了。”
“不过你的提议很好。”
郑直摆摆手“度亡灵这种买卖还是交给和尚做比较好。”
孙汉这个惹人嫌的,总该有点事情做了,省的动不动将徐琼玉三人塞过来。
他也是正常人,忍了这么多次,只怕下一次,不一定还能忍住。
刘三立刻闭嘴,郑直没有决定之前,他可以反对;可对方一旦有了决定,他直管执行就好。
“如此俺打算去一趟府城,想办法和府衙之内的乡党拉拉家常。”
崇恩庆立刻提议。
大明的官分土官,流官。
土官南北都有,可是直隶境内的亲民官乃至吏员都是流官流吏,有任期。
偏偏衙司之中,还有一种是没有名目的存在,就是算手和书手。
这类微末不起眼的存在是被用来辅佐流吏,往往由本乡本土,没有功名的读书人担任。
流官流吏浮于表面,慢慢的,很多衙司被这种连功名名目都没有的算手,书手所把持。
“这事不用找府里,真定县应该就可以做主。
俺师兄认识真定县的邓县丞,你们二人去林济州找他。
然后再去普济寺,那的和尚只要钱给够,啥都不是问题。
况且这还是搏得好名声的事。”
郑直不由拍拍他的腿,虽然恢复的不错,可是依旧无法长时间行走“一切都先铺垫,待俺的腿好了,诸位想歇歇脚都不可得了。”
“东家只管吩咐。”
刘三想都不想就直接道“小的还有一件事,求东家应允。”
“讲。”
郑直有些好奇,对方并不是婆婆妈妈的人,为何如此郑重其事。
“俺听人讲东家要在堡外修一批院子,不晓得俺能否也买块地,跟东家作伴。
以便接过来家小,就近服侍老太君。”
刘三咬文嚼字的讲了出来。
“跟谁学的?”
郑直哭笑不得“三郎若想住,堡里总也是有地的。”
“俺家人多。”
刘三赶紧道“只需在堡外就好。”
廉台堡周长一里半,百多户人家几乎都挤在城墙根,太憋屈了。
“如此你也不用买地了。”
郑直直接道“俺确实打算过一阵在堡外建一些院子,地已经买好了。
不光你,千户他们……”
看向崇恩庆“季云兄,你们谁愿意,都可以搬过来。
廉台堡内部杂乱无章,百多年没有修缮,也是时候大修了。”
杨儒的地产大开一直瞒着郑直,可是对方的所有筹划书都落在了范氏手里。
然后随着范氏输诚,最终落进了郑直口袋里。
他原本没当回事,可为了独占廉台堡,前一阵还是专门研究了一下。
里边很多筹划都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可是也有很多可圈可点。
郑直腿断了,哪都去不了,可是反而有时间进行各种产业筹划。
如今讲的,就是杨儒诸多筹划中的腾笼换鸟。
堡内的军户用逼仄的宅院免费换堡外宽敞的院子,想来没有人会反对。
目下崇恩庆又提出了真定城的筹划,又让郑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