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金子换九两银子,金子携带更方便。
“那俺除非等那位上去了,否则咋晓得是不是被你骗了?”
郑直立刻不答应。
“那不还得等差不多三年……你套俺话。”
王钟不满道“这可不是交朋友的意思。”
把手中鸡腿一扔就要走。
“有话好好讲。”
郑直拉住对方,再次转进“你能不能瞅到下科试题?”
王钟撇撇嘴,他也不是真的不做买卖了“俺要是有那本事,早当状元了。”
顺势坐了下来“不过,俺晓得武举的试题你听不听?”
郑直皱皱眉头,他原本打算过一阵想办法混个申府王府官,可是有了许锦,他又舍不得了。
干脆偷了女官,回乡守着嫂子过好了“你讲吧。”
郑直怀疑王钟也是一个漏网鬼,所谓的望气啥的都是借口。
如今从对方嘴里多掏出一分,他没准以后都可以用的上。
虽然时移世易,比如郑虎就得救了,不过王钟讲的总有脉络可循,可供参考一二。
“哦。”
王钟赶紧道“十两金子。”
郑直点点头“回头给你。”
王钟对郑直的信誉还是放心的“这是武举乡试的……”
“啥?”
郑直不答应了“武举啥时候有乡试?你蒙俺!”
武举是武举会试的简称,可以追溯到皇明建立之前吴王元年,可是真正确立是在一百年后的天顺八年。
而规范化则是在弘治五年壬子科武举后的第二年,定武举六年一试。
也就是讲,郑虎是朝廷规范武举制度后,第一科武进士。
应举试子的来源一共有两方面,一是武学官生,二是各地文武官员举荐的‘通晓兵法,谋勇出众,究极韬略,精通武艺,身家无碍者’。
为搜罗武举人才,各地会不成规模,不定期举行一些比试,可从没有人用武举乡试称呼过。
“后年就有,真的。”
王钟立刻开始讲出试题。
他之所以言之凿凿,是因为他当年参加过弘治十七年的武举乡试,可惜武举实行的是‘先策略、后弓马。
如策不佳、即不许骑射。
’的制度,他大字不认识几个,连拿弓的机会都没有捱到,就落榜了。
郑直拿出手账,一边洗耳恭听,一边记录。
待王钟讲完,这才道“差不多三年后,那事你还没讲呢。
对了,差不多是差多久?”
“五十两金子。”
王钟狮子大开口。
“王兄是在说笑?”
郑直立刻不干了,起身就要走“不听也罢。”
“别急啊。”
王钟拉住郑直“这样,俺告诉你,时间是大后年的上半年。
然后再送你一条消息,一共五十两咋样?”
“啥消息?”
郑直不置可否。
“今上没了之后,他们在施家台皇陵工程上造假,玄宫金井打出了水。”
王钟用更低的声音道。
金井出水,视为不祥。
“这算啥消息?”
郑直不满“与俺有啥关系?”
王钟想想也对“你再等等,俺瞧瞧。”
片刻后,又神秘兮兮道“当今太子不是皇后亲生的。”
郑直喝口酒“难道是俺生的?”
讲完赶紧捂住自个的嘴,心虚的瞅瞅周围,把酒瓶一扔“喝酒误事。”
王钟却无心取笑,再次蒙头苦想,却不晓得郑直开始盘算如何杀人灭口了。
他拿出烟点上一锅,眼睛瞄了一下王钟身后的刀把。
原本抓耳挠腮的王钟,闻到烟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