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造型。
别人都吃了几十年没事,他不相信,大明的子民偶尔吃个几次就能出问题。
郑直看的莫名其妙,心中腹诽,相信一个骗子,除非他脑袋被驴踢了。
打定主意,这事还是甩给别人,他坚决不出面。
“这里,再设一座戏棚,还是安排唱戏。
不要只请南戏,本地的戏班子也多请几家。”
杨儒却又开始了指点江山“刚才说的东司,不能只修一座,每隔五十丈修一座……”
两个人又折腾了小半个时辰,这才饥肠辘辘的来到了街口名叫‘榆香堂’的酒楼。
此刻里边已经人声鼎沸,这里就是杨儒约定和榆树街众商贾见面的地方。
一进门,杨儒一愣“荡妇。”
郑直好奇的顺着对方的视线望过去,想要看看究竟啥样的女人会被从来对女子友善的杨儒中伤。
不想看到后,眨眨眼,差点笑岔气“那是,那是,坦荡。”
杨儒撇撇嘴“我说嘛,若是真写的是那两个字,我非得砸了这。”
伴随着最后一个字,他闲庭信步的走进正堂,对见到的每一个人,不管认不认识,见没见过都拱手“幸会……抱歉,来迟一步……坐……请坐……请上座……”
待说完,已经和郑直走到了会场主席位置。
郑直不用杨儒使眼色,就主动站到了旁边。
他是要长见识的,以他的身份,不便露面。
“诸位同业有礼,大家来齐了没有?”
杨儒笑容可掬的打了个罗圈礼。
“还有几家没来。”
这时旁边有人回了一句。
“那就不等了,迟到的就算自动放弃。”
杨儒点点头,扬声说“妥刚,把空位置撤了。”
不远处的妥刚立刻应了一声,带着他的兄弟还有几个人开始动手将大厅的空椅子搬走。
杨儒则平静坐了下来,伸手拽过桌上的茶盘,一边等妥刚等人重新布置一边沏茶。
待妥刚等人离开后,才继续说“外边的动静想必诸位都看到了,没看到的也该听说了。
没错,在王知县的关怀下,正月的时候,我们榆树街也要办灯会。
俗话说得好,蛇无头不行,咱们这么多人,一拥而上,热闹是热闹了,可谁也别想挣到钱。
所以我们墨香居提议,组建榆树街商会,专门负责规范榆树街经营问题,为大家服务,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想。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意见?”
众人立刻议论纷纷,杨儒则留给众人讨论的时间,将茶递给了身旁的青年。
这张桌子旁一共坐了四个人,除了杨儒,还有于勇的儿子于汉,中城御史李良的主文沈鸣,大兴县知县王世光的妻弟杜怀平。
这要是传出去,当然很麻烦,孙子这三位名义上是来督促榆树街做好上元节期间的安全保障,治安管理等工作。
恰逢其会才受邀旁听,其实就是给杨儒站场子的。
不过李良和王世光还算小心,于勇就太过分了,直接派来了他儿子,生怕别人不晓得他有份参与榆树街的灯会。
“有意见就提嘛。”
杨儒笑着说“我们今天在此不就是为了畅所欲言吗?”
“俺赞成。”
立刻有人举手。
郑直立刻认出此人前天的时候和杨儒私下见过。
“俺赞成。”
“俺也赞成。”
立刻有人跟进,郑直认不全,可其中赞成的人里,至少有七个人他之前见杨儒和他们私下接触过。
“是不是都得入会。”
立刻有人问。
“都讲了自愿。”
杨儒不动声色的喝口茶“不过,这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