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郑大器(1 / 4)

“就算五虎做不得诗,填不出词,不去就是了。

何苦走这一遭,害得俺们郑家跟着失了颜面。”

郑虤说完气呼呼的摔门而去。

郑直没有反驳,恭敬的向没有吭声的郑宽行礼“叔父也怪俺?”

虽然暖亭之中只有寥寥数人,可里边的一举一动早就事无巨细的传到了外边。

白钺等人佳作频出,众人叹为观止。

偏偏到了郑直这里,非但一都做不出来,反而闹出了‘考经’的闹剧。

因此郑直回来的时候,原本院子里都撑不下的人,如今只剩下了郑宽、郑虤叔侄还有边璋。

早晨还信誓旦旦要和郑直把酒言欢的郭勋早就不见了踪影。

而显然,郑虤之所以等到现在,是为了斥责郑直的。

“五虎日后还是要爱惜羽毛啊。”

郑宽显然也是不满意郑直的恣意妄为,毕竟这丢的可不止他一个人的脸面,而是郑家,乃至整个真定府的脸面。

“是。”

郑直苦笑应了一声,他终究太年轻了。

虽然白日间的《五千言》辨伪十分成功,白钺六人对郑直默出的批注《老子五千言》颇感兴趣。

七个人甚至为了上边的章句,探讨至入夜。

可有得有失,他顾此失彼,忘记了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可算是因小失大。

“郑解元今夜还读书吗?”

不晓得过了多久,边璋的声音将郑直从懊恼中拽了出来。

“师兄……还在?”

郑直连忙行礼“俺失礼了。”

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初更了,此刻读书?

“郑解元是不是认为这次错了?”

边璋却突兀的问了一句。

“师兄认为俺作对了?”

郑直有些好奇。

“这七元会本就是浙江人炫耀举业的把戏。”

边璋平静的说“没有何人规定,会上只能吟诗作对。

喝酒如何?鼓乐如何?品鉴典籍又如何?郑解元只要觉得合适就合适。”

“五虎受教。”

郑直再次躬身行礼,这当然是边璋在宽慰他。

郑直对此自然十分感激,却也因此坚定了来年登榜的决心“今夜俺要读书。”

丢人一次就够了,郑直打定主意,下一次,他不会再将郑家的面子摔在地上。

可显然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

“表弟大好前程,为何如此莽撞。”

郑直面前的青年与他有四五分相像,名叫赵耀庆,是他姑表兄。

赵耀庆的父亲赵烁,神武右卫舍人,九年前会试落第入乙榜充教职在河南府任府学训导。

按照天顺八年诏例,署职九年考满者方许再会试一次,赵耀庆这次就是陪着赵烁专程从洛阳千里迢迢赶来应考的。

不想刚刚入京就听说了关于郑直的种种传闻,立刻寻了过来。

郑宽当然高兴,待赵烁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之后就带着他去拜访乡党了,赵耀庆则跟着郑虤看闷在屋里读书的郑直来了。

“谁说不是呢。”

几天不露面的郑虤不晓得从哪冒了出来,跟着开始数落郑直“五虎晓得如今外边怎么称呼你的?大器,郑大器,大器免成。

既然你要顺应大道,何必每日埋头苦读?该是你的,跑不了,不该是你的,你又强求作甚?”

郑直前几日在梅园的《郑注老子五千言》如今已经有只言片语在街面上流传开。

虽然褒贬不一,可总体而言,贬大于褒。

毕竟郑直不过一个十三岁的娃娃,竟然敢对千年典籍评头论足,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因此,有人就用郑直删改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