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红榜提名(1 / 4)

八月初八子时初刻,郑直跟着郑宽、郑二虎提着考篮,经过搜捡之后,领了3支蜡烛在贡院外等待进场。

为了保证夜里有精气神,郑直今日老老实实地待在郑宽他们租住的院子里补了一下午觉。

本科乡试主考是正在负责《大明会典》编纂的原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张元祯和翰林院侍讲张洁。

原本有消息是上科在应天府担任主考的翰林院学士梁褚主考,却不晓得为何换了。

郑直对此并不在意,毕竟在他看来,老郑直给他的一定不会错。

有过去年威远堡的见识,哪怕老郑直说拳脚无用,郑直还是我行我素的坚持每天锻炼。

没办法,真到了危险的时候,那些强盗可不会因为他是状元就不抢他。

也因此,刚刚一开门,郑直一马当先,将前面的人撞得人仰马翻,拉着郑宽冲进了贡院。

好在郑宽拉着郑二虎,否则人就丢了。

而叔侄几人的举动,也吓了监考的号军一跳,纷纷咒骂。

郑直早有心理准备,因此并不在意,一进贡院就松开了对方,去寻找他所在的号舍字号。

顺天府乡试考场就在举行会试的贡院内。

贡院看上去就像一个大院子,里面又分割出许多有序排列的小院子,小院子里每排再隔出进深4尺、宽3尺的考室,称为“号舍”

,每舍一名考生。

每排号舍有门,门额上悬挂粉牌,上书字号。

字号用字来源于《千字文》中的字但“天”

、“玄”

、“帝”

、“皇”

这类圣人名讳不用,数目字及“荒”

、“吊”

这类凶煞字也不用。

号舍既是考试答题的地方,也是考生夜里住宿的地方。

每舍有长4尺的两块木板,号舍两边墙体有砖托槽,上下两道。

白天考试时,两块木板分置上下托槽上,搭出一副简易桌、凳;晚上则将上层的板拆下,与下层平拼成一张简易床铺。

因为人数众多,所以应试考生只分到了所在号舍字号,可这每个字号就代表着五十个号舍,究竟坐在这一排具体那个号舍,完全看谁手快。

考试期间,考生吃喝拉撒俱在其间。

在号舍巷道最后面,放置一只粪桶,供考生大小便。

高温之下,臊臭难闻,蚊蝇乱飞,不要说考试,就是臭味也够考生受的。

靠近粪桶的号舍叫“臭号”

,靠近做饭地方的号舍叫“火号”

,均不受欢迎。

所以,考生都希望选到靠中间的号舍,生怕选在粪桶附近。

郑直找了一间处于中间的号舍,把考篮一放,开始等待其他考生。

考场规矩,龙门一开,谁将占位置用的空考篮放在号舍的桌上,此号舍就属于谁的考间了。

下午郑宽告诉他,入了贡院找到号舍后,第一件事就是用雨布钉考棚,还给他贴心准备了一份。

奈何他不晓得应该如何钉,只能等着其他考生入场,然后再照猫画虎。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多时,由远及近,传来了阵阵嘈杂的脚步声。

乡试从初九开始,分三场,每场三天两夜。

郑直拼拼凑凑,几乎睡了八天时间。

没办法,他早就把考题背的滚瓜烂熟。

再加上这一阵沈传耐心讲解,哪怕他再想放慢度,也不可能。

不过当了六年道童的他对于面子功夫那是相当到位,总是在第一天写一部分简单的,第二天写难做的,最后一天再把不难不易的题写好。

因此郑宽叔侄走出贡院时如同大病一场,而郑直则神采奕奕。

“俺都说了沈监生是大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