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蓟州总兵祖大寿,镇守蓟州,调度有方,于蓟州之战中厥功至伟。
擢祖大寿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晋封‘辽宁伯’!
食邑六百户,赏银三千两,各色绸缎百匹!”
祖大寿脸上难掩喜色,封伯!
这几乎是他戎马一生梦寐以求的荣耀,立刻精神抖擞地出列叩谢。
“龙骧军主将、京营游击曹变蛟,年轻骁勇,冠绝诸将!
蓟州城下,亲冒矢石,数度冲锋陷阵,斩将夺旗,勇不可当!
奇袭后金中军,更是身先士卒,直捣奴酋汗帐,亲手射伤皇太极,为蓟州大捷关键人物!
擢曹变蛟为右军都督府右都督,晋封‘勇毅伯’!
食邑六百户,赏银三千两,御赐宝马一匹,玄铁麒麟吞光甲一副!”
曹变蛟闻言,兴奋得满脸通红,几乎是跳出队列,以一个标准无比的军礼大声谢恩,声音洪亮激昂,充满了年轻将领的锐气与得意。
辽东总兵官吴襄,宿将老成,忠勇宿着!
此番蓟州之役,率麾下关宁健儿浴血奋战,坚守中军要冲,挫败建奴数轮猛攻,为稳定大局、扭转战局贡献非凡,堪为国之柱石,边关屏翰!
特晋吴襄为‘宁辽伯’!
食邑八百户,实封三百户,赏银四千两,上等各色绸缎百匹,御赐养老庄田一处,以彰其一世忠勤!”
队列之中,一名身形魁梧、须已略见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的老将闻言,激动得身体微微颤抖。
正是吴襄!
他戎马一生,宦海几度沉浮,历经无数风波,此刻终于得封伯爵,光耀门楣,也算是对他数十年镇边苦劳的最高肯定,不由得虎目之中隐隐有泪光闪动。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稳步出列,叩谢恩,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老臣吴襄,叩谢陛下天恩浩荡!
老臣……老臣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陛下,为大明,镇守辽东,肝脑涂地,以报天恩!”
朱由检微微颔,示意他平身,目光随即转向侍立在吴襄身后不远处的一名更显年轻、却同样英气勃勃的将领,语气中带着几分期许与嘉勉:
“吴襄之子,吴三桂,少年英才,将门虎子!
在此次蓟州大战之中,作战勇猛,指挥有度,于阵前屡次率部挫败敌锋,斩将杀敌,表现尤其卓异,堪为我大明后起之秀,国之栋梁材也!
朕心甚慰!
特擢吴三桂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加总兵衔,调任山海关总兵官!
赏银两千两,御赐‘踏雪乌骓’宝马一匹,蜀锦五十匹!
望尔克绍箕裘,不坠家声,为国镇守要隘,再立新功,莫要辜负朕与天下臣民之厚望!”
故山东总兵官杨御蕃,于蓟州城下督师酣战之际,不幸被虏寇神射手狙杀,身中要害,壮烈殉国!
其临危不惧,忠勇殉身,堪为天下将士楷模!
朕心悲恸,追思不已!
特追封杨御蕃为壮节伯’!
食邑六百户,赏恤银五千两,各色绸缎百匹,赐祭葬,谥号‘忠愍’。
其‘壮节伯’爵位,由其嫡长子杨文承袭!
另恩准其一子入国子监读书,以慰忠魂,以励天下!”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与杨御蕃相熟或同情其遭遇的官员将领,皆面露戚容,亦有感于天子恤下之厚。
其他各路总兵比如赵率教、张任学等各路总兵皆封伯爵。
凭借此番擒获敌酋逆的盖世之功,左良玉被破格拔擢为总兵官,并奉旨组建一支全新的精锐营头,赐名“勇卫营”
,兵额八千,即刻列入御前班直序列,专司扈卫京畿与护卫圣驾。
这支新成立的“勇卫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