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册封太子(3 / 5)

血缘和军功为纽带、充满了侵略性与扩张欲望的“大明封建军事贵族体系”,将在他的手中,正式建立!

他的目光,瞬间就锁定在了那几个最合适、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目标身上——那些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被他“安排”到朝鲜半岛“自谋生路”的宗室藩王!

三日后,大朝会。

一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旨意,由通政司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皇帝陛下将于三日后,在皇极殿,为皇太子朱慈烺,举行册封大典!同时,召集所有在京之文武百官、勋贵宗室,共同观礼。

这个消息,让整个朝堂都为之振奋。册封太子,乃是国本之大事,意味着皇权稳固,后继有人。在经历了天启朝的动荡后,没有什么比一个稳定而强势的皇权继承体系,更能安抚人心的了。

一时间,无数祝贺的奏章雪片般飞入宫中。文官们忙着引经据典,草拟典礼的各项仪注;武将勋贵们则开始翻箱倒柜,找出自己最气派的朝服与配饰。

然而,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在这场盛大的、看似常规的典礼之上,皇帝,将要抛出的,是何等惊世骇俗的、足以颠覆整个帝国二百余年政治格局的“私货”。

册封大典当日,皇极殿内外,金鼓齐鸣,旌旗如林。御道两侧,神武军们,威严肃立,尽显大明军威。

在完成了鸣鞭、献俘、上表、宣诏等一系列繁复而又庄严的礼仪之后,年仅八岁的太子朱慈烺,身穿小号的太子衮冕,头戴九旒珠冠,在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声中,正式接过了象征储君地位的册宝,被确立为大明帝国无可动摇的继承人。

小太子站在高高的丹陛之上,看着下方黑压压跪倒一片的文武百官,小脸虽然紧绷,但眼神中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镇定。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典礼即将结束,准备恭送圣驾回宫之时,御座之上的朱由检,却并未按常理宣布退朝。

他让太子,站到了自己的身边,伸出一只手,轻轻按在儿子的肩膀上。随即,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了开创性与决断力的声音,对着满朝文武,朗声说道:

“今日,朕册立太子,为的是我大明江山,万世永固!然,诸卿试思,何以固国?”

他的声音在宏伟的殿堂内回响,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非高墙深池,非仁义空谈!乃在强兵拓土,在于我朱家子孙,人人皆为龙虎,而非圈中猪羊!”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一些老成持重的文官,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不对。

“太祖皇帝定下藩王之制,本意是为‘上卫天子,下安百姓’,屏藩王室。然时移世易,二百余年来,如今之藩王,多圈于一城之内,坐食巨额俸禄,子孙万千,耗费国帑无数,却手无缚鸡之力,与圈养何异?此非祖宗之本意,更非强国之道!”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故,自今日起,朕将重定宗藩之策!”

他锐利的目光,扫向了殿中几位特殊的客人——唐王、桂王、潞王三位亲王派来京师观礼的王府长史。那几位长史被皇帝的目光一扫,顿时心头一紧,连忙深深俯首。

“唐王朱聿键、桂王朱常瀛、潞王朱常淓,响应朕意,于朝鲜拓土开疆,扬我大明国威,功在社稷!朕今日,便正式册封其三人,为我大明首批海外亲王!”

“其在朝鲜所拓之疆土,东至海岸,西至鸭绿,南至汉江,皆为尔等之世袭封国!尔等可在封国之内,自设官府,自练兵马,自理民政!只需奉大明正朔,按时纳贡,出兵助战即可!为朕,为大明,永镇东海!”

“系统提示:册封“朝鲜唐王国”成功!领主:朱聿键。忠诚度:95(崇敬/野心)。”

“系统提示:册封“朝鲜桂王国”成功!领主:朱常瀛。忠诚度:92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