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毕瑞豪再见周海英,调查组再来东洪县(3 / 6)

“周会长,这瓶子怎么可能找您要钱,送给您那是物归原主嘛。”

周海英笑了笑道:“在商言商,我不可能白拿东西的,你必须开价。”

毕瑞豪咧嘴一笑,随手一伸手说道:“5块钱,5块钱。”

周海英淡然一笑,打开了钱包,数了数说道:“这东西,我给你500块钱,我有个朋友喜欢这些东西,如果方便,咱们可以一起再研究研究。”

毕瑞豪说道:“其他几个啊,品相太差,不过,我下次拿过来,您这500块钱,可以买一兜子。”

毕瑞豪出门之后,周海英将这瓶子放在办公桌上,仔细研究起来,看了半个小时,这才给魏昌全打了电话。交代这检查的结果,不着急出来,要待价而沽。

六月的骄阳如同炽热的火球,肆意炙烤着东洪县的每一寸土地。柏油马路在高温下仿佛被融化,蒸腾起阵阵扭曲的热浪,模糊了远处的地平线。街边的梧桐树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叶子,就连平日里活蹦乱跳的麻雀,也躲在枝叶间,偶尔发出几声慵懒的鸣叫。

三夏生产的大幕悄然拉动,上午的时间调研了三夏生产工作和平水河大桥与水库水厂建设的筹备工作,劳作的群众戴着草帽,弯着腰在田间忙碌,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在田间地头,县农业局的局长冯国斌汇报了现阶段粮食统计工作,相比于去年的吨粮田对比,实事求是的数据,减产已经成为定局。又辗转于四个平水河大桥筹备现场和马关水库,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工作人员们的紧张与期待。

资金到位的消息,如同久旱后的甘霖,给这些重大工程带来了新的希望。站在外环路,平水河一号大桥和二号大桥如同两道冰冷的屏障,横亘在眼前。巨大的水泥墩子沉默地矗立在桥梁中,浑浊的平河水在桥墩周围打着旋儿,湍急地向前奔涌。

刘超英县长快步走到我身边,他的衬衫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形成了深色的水渍,他抬手擦汗的动作频繁而急促,呼吸也有些急促:“县长,这个平水河大桥工程已经请市交通建设总公司的同志来看过了。拆除工作很快就能开展,但要是重建,至少得一年时间。眼下平水河水位上涨得厉害,水流太急,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只能等冬天枯水期再动工了。”

我皱了皱眉头,眼神中满是忧虑,随后唤来交通局局长王进发和水利局局长韩冰。王进发低着头,脚步拖沓,神情忧郁,双手不停地摩挲着衣角,仿佛那是他此刻唯一的依靠,眼神中不时闪过一丝慌乱,像是藏着什么难以言说的心事;韩冰则腰板挺直,眼神坚定而自信,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满脸痛快地应下工作,声音洪亮有力,在空旷的场地中回荡:“水厂水库建设保证完成任务!”看着两人截然不同的状态,我心里清楚,下午与联合调查组的见面会才是更大的考验。上次见面会,泰峰书记还能坐镇主持,谈笑风生间掌控着全场。如今他已被双规许久,调查组却毫无消息传出。整个东洪县的不少干部人心惶惶,政府大院里,大家碰面时眼神躲闪,私下里议论纷纷,猜测着泰峰书记在里面交代了什么,又有哪些干部会被牵扯进平水河大桥建设的问题中。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如同无形的枷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离开一、二号桥,我们的车队马不停蹄地赶往三号桥和四号桥。一路上,尘土飞扬,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格外刺耳。这两座桥质量稍好,经过修缮加固还能继续使用,也正因如此,工程款得以保证项目建设。站在桥上,能看到工人师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手持电钻,在桥面上打孔;有的搬运着沉重的建材,豆大的汗珠从黝黑的脸上滑落,砸在桥面上。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建设乐章。看着这一切,我心里稍微松了口气,紧皱的眉头也稍稍舒展。

随后,我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