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集,破法宝轮第二式下(2 / 3)

中心恰好对准了灵溪剑最强的那道剑影。当剑影与漩涡接触时,符文纹路如同精准的齿轮,顺着剑影的轨迹层层切入,将其中蕴含的力道逐一拆解,而两侧稍弱的剑影,则在护罩的旋转惯性下被轻轻带偏,最终消散在空气中。

“你的剑,藏着‘让’。”死士十八号的声线依旧平淡,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他的破法金轮缓缓降下一寸,护罩的范围也随之缩小,这个细微的动作既是在调整防御姿态,也是在向姬灵溪传递“我已领会你的用意”的信号。姬灵溪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灵溪剑的剑刃轻轻垂落,剑身上的玉色光泽随之黯淡了几分,却更显温润:“你的轮,藏着‘容’。”话音落时,她手腕轻抬,灵溪剑再次发起攻势,这一次,剑招的速度慢了许多,剑刃划过空气时甚至能听到细微的“嗡鸣”,那声音不像是战斗的嘶吼,反倒像是友人对话时的轻声附和。

破法金轮与灵溪剑的交锋,渐渐脱离了“胜负”的范畴,更像是一场以武为媒的对话。死士十八号的护罩从未主动攻击,每一次符文的亮起、每一次金轮的转动,都是在精准地回应灵溪剑的轨迹,既不让对手的剑招落空显得尴尬,也不让自己的防御显得咄咄逼人。姬灵溪的灵溪剑也从未试图突破护罩的核心,每一次剑招的起落、每一次力道的增减,都是在与破法金轮的节奏磨合,既展现了自身的剑道修为,也给了对手施展破法之力的空间。

某次,灵溪剑突然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刺向护罩的下方——那是破法金轮·御空防御的薄弱点,因为金轮悬浮在头顶,护罩下方的符文密度本就稍低。姬灵溪这一剑却没有用尽全力,剑刃刺到一半时,力道便已收了三成,仿佛只是轻轻叩门的指尖。死士十八号立刻领会了她的意图,破法金轮骤然下沉半尺,护罩下方的符文瞬间亮起,形成一道细密的防御网,却没有用符文的锐力去反刺剑刃,只是用柔和的光芒将剑刃轻轻托住。姬灵溪顺势收回长剑,剑刃与护罩分离时,两者表面的光芒相互碰撞,溅起一串细碎的光粒,如同一场无声的喝彩。

“若只论破法,你的金轮已至化境。”姬灵溪一边说着,一边旋身避开金轮偶然散逸的符文微光——她的避开并非躲闪,而是不想让无关的力量干扰这场纯粹的交锋。死士十八号微微颔首,破法金轮的转速再次放缓,护罩上的符文光芒也变得更加柔和:“若只论防守,你的剑已近道心。”他的回应没有丝毫夸张,每一个字都基于眼前真实的交锋,这份坦诚,让两人之间的战域更添了几分平和。

灵溪剑的剑招开始融入更多灵动的变化,有时剑刃会突然翻转,用剑背去触碰护罩,传递出“无需紧绷”的信号;有时会故意让剑招出现一丝微小的破绽,引金轮做出防御反应,再顺势调整剑路,形成一场默契的攻防互动。死士十八号的破法金轮则始终配合着这些变化,当灵溪剑用剑背触碰护罩时,金轮会带动护罩微微凹陷,给予剑背一个温和的反馈;当灵溪剑露出破绽时,金轮只会用最简洁的符文纹路去填补,绝不会趁机发起反击,这份克制,正是高情商的极致体现——在战斗中,懂得“不趁人之危”,比懂得“如何取胜”更难能可贵。

时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交锋中悄然流逝,破法金轮的金色光芒与灵溪剑的玉色光泽始终交织在一起,既没有激烈的碰撞,也没有僵持的尴尬。死士十八号的每一次金轮转动,都精准地卡在灵溪剑变化的节点上,仿佛两人早已演练过千百遍;姬灵溪的每一次剑招起落,也都恰好呼应着破法符文的节奏,如同琴瑟和鸣般和谐。他们的战斗,没有嘶吼,没有戾气,只有对彼此实力的尊重,对武道精神的敬畏,以及对“点到为止”的默契坚守。

某次交锋达到极致时,灵溪剑的剑刃与破法金轮的护罩同时静止——剑刃距离护罩仅有一寸,符文的光芒与剑刃的光泽在这一寸的空间里相互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