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细节来填充答案。
小杨和小孙这边取得一定突破进展的时候,尸体已经运送回了刑侦支队。
解剖室的不锈钢台在无影灯下泛着冷光,张建国的尸体被运来时,尸袋表面还沾着仓库的机油。张林戴着双层橡胶手套,指尖捏着尸袋拉链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机油与腐败气体的怪异气味漫出来。“体表先做三维扫描,” 他头也不抬地对助手小林说,扫描仪的激光束在尸体表面游走,“注意记录左额的挫裂创,尤其是创缘的挫伤带宽度,与现场发现的钢管做比对。”
小林调整着扫描仪的参数,屏幕上的点云模型逐渐勾勒出尸体的轮廓。“张老师,死者的左额有处 3.5×4Cm 的挫裂创,” 她用标尺卡在创缘边缘,“创角钝圆,伴有 3mm 宽的挫伤带,创腔内有组织间桥,符合钝器打击形成的特征。” 张林凑近观察,手指轻轻按压创周皮肤,腐败的皮下组织在指下微微颤动:“测量创道深度,2.8Cm,达颅骨外板,这种程度的损伤足以导致意识障碍,但不足以致命。”
尸温测量在直肠深处进行,电子体温计的数字稳定在 23℃时,张林在解剖记录上划出一道横线。“环境温度 25℃,尸体核心温度 23℃,温差 2℃,” 他对照 HenSSge 尸温方程表,“按正常体温下降速率,死亡时间应该在 48-60 小时,但仓库的湿度较高,需要校正系数 0.9。” 小林突然指着尸体的肘关节:“尸僵已经发展到全身,下颌关节强直,腕关节活动度小于 1Cm,这在常温下是死亡 24-36 小时的特征,但高湿度会延缓尸僵缓解。”
“综合判断,” 张林的解剖刀在尸体胸前划出精准的&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