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也是巨大的,而且又是老资格,在治国理政方面,大部分都和胡湘想的差不多,但也会有分歧,对于分歧,李岩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是稳妥的,有时认为胡湘的提议欠妥,不符合实际。
尤其是胡湘,对扶桑国一贯采取敌视的态度,让李岩感到不解。
李岩认为,也应该和扶桑国结成盟国。
“阁老,虽然我们获得关中陇中陇右河西,人口增加了四百万,但出不了几年,我们还会陷入劳力不足,”胡湘说道,“唐朝时期吐蕃出动二十万大军和唐朝作战,那吐蕃国的人口少不了,不会低于二百万人口,”
李岩说道:“就是有二百万,但吐蕃国离我们太远了,比漠北草原都远数倍,”
“以后把官道修好,距离就近了,”胡湘说道,“西宁城的吐蕃俘虏,我们监督他们修兰州到西宁,兰州到凉州的官道,以西宁城吐蕃俘虏,要挟吐蕃国献出两万奴隶,到中原做苦力,不白做苦力,我们给一定财物,十个奴隶一杆单发猎枪,五十发子弹,奴隶出现死亡,赔偿五杆猎枪,三百发子弹,十年期限,”
吐蕃国也是封建农奴制度,国内有两大阶级,自由民和佃户农奴,自由民的上层胡就是贵族,士兵大部分为自由民,奴隶是依附自由富民,没有人身自由。
胡湘想,即便吐蕃农奴到中原做苦力,也会比他们在吐蕃国过的好,中原的物质富裕程度根本不是高原能比的。
胡湘可记得历史课上,百万农奴把身反。
这两万农奴,那就是颠覆吐蕃国的骨干。
草原上鞑子在中原挖煤,刚开始那几年,是吃的不好,但随着中原经济恢复,他们的伙食也好了起来,比他们在草原上吃的好多了,日常伙食有咸鱼,有炖豆腐,有煎饼,完成周任务,还有二两烧酒喝,烤鸭吃。
虽然有矿难,但那是天灾,不是人祸造成的,他们怨不得矿长,而且煤矿上天天抓安全,不允许违规操作,违规作业,他们也都知道,反倒挖煤苦力为了完成挖煤任务,获得奖励,经常违规作业,尤其是藤条安全帽,经常不戴。
李岩说道:“那对吐蕃的惩罚太轻了,很多人会接受不了的,”
“杀死那些千夫长,他不下命令,士兵不也会乱杀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