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人规模部队的后勤补给工作,确实比一万五千人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繁琐得多。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野战军来说,能拥有一名优秀的后勤保障官,都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一般情况下,一个野战军的后勤保障工作,至少需要三到四个后勤保障团协助,才能顺利完成。
但龙腾军团的机械化装甲师,张爱华曾亲眼见过,仅仅配备一个后勤保障团,就完全能满足需求。
看到张爱华露出认同的神情,夏峰才继续往下说。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指挥体系的运作效率。
作为军级单位,一个军部需要指挥下辖的三个师,如果进一步细分,
甚至还得直接协调师级、旅级乃至团级的战斗任务。
但我们的作战模式不需要这么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说,
轻装合成旅可以拆分成三个快速打击小队,凭借自身强大的高机动能力,对敌人实施穿插作战。
而重装合成旅的作战任务,要么是在正面与敌人对抗,要么就是和敌方的重装部队展开正面交锋。
张爱华有些疑惑地眨了眨眼,下意识地开口说道:“这看起来不还是和正面硬拼差不多吗?”
夏峰愣了一下,轻轻咳嗽两声后说道:“咳咳……那我们就用我军最擅长的奔袭战、穿插战术以及围点打援战术来举例说明吧。”
在常规的作战模式下,军级作战单位能够同时开展正面对敌和围点打援这两项任务。
我们的一个机械化装甲师虽然没办法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但也不会对整体作战进度造成影响,
最多就是让机械化装甲师负责“围点”任务,再派一个重装合成旅去执行“打援”任务。
这样一来,不仅不会耽误作战进程,还能让指挥官集中精力去应对某一方面的作战需求。
张爱华仔细思考了一会儿,不由得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夏峰的说法。
在很多围点打援的作战场景中,实际上“打援”任务根本不需要投入师级规模的军事单位。
很多时候,都是把师级军事单位进行拆分,利用团级军事单位灵活作战的优势,
对敌人的援军发起全方位、多批次的打击,或者阻止敌军增援部队继续前进。
而夏峰提出的这种作战思路,在实际的战场上,显然更容易落地实施。
原本需要一个师来拦截打击敌人援军,现在换成两个旅来完成这项任务,就已经足够了。
而且,如果让轻装合成旅和重装合成旅协同行动,它们加起来的总兵力,也不会比一个师的兵力少。
最重要的是,新组建的这两种合成旅,都具备高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密度。
如此看来,后者显然更能适应战场局势的多变性。
夏峰笑着说道:“第四点,就是地形因素带来的影响。”
野战军虽然能够承担更多样化的作战计划,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要完成兵力展开,显然没那么容易。
与其在下达一道命令后,让命令层层传达,不如直接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去执行任务,这样效率会更高。
最后一点,就是成本方面的问题。
既然一万五千人就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还要投入三万人呢?
我更愿意把节省下来的人员成本,投入到武器装备的升级和补充上。
这样做,不仅能减少士兵的伤亡数量,还能确保部队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张叔,您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军人了,应该清楚在战场上,新兵和老兵之间的差距吧?”
张爱华点了点头,老兵和新兵之间的区别确实很大。
虽然大家嘴上都在说,都是种花家的子弟兵,要做到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