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闵贤寺之辩(2 / 3)

大宋文豪 西湖遇雨 2265 字 20天前

    契嵩先是承认了热气球的精妙,不过随后便话锋一转道:“此乃匠作之妙,缘法之奇,然施主以此证‘气’为宇宙本源,老衲窃以为,尚隔一层。”

    接下来,契嵩的说法,跟张载提前听到的如出一辙。

    “此物之升,依何而起?依匠作之巧手,此乃‘工巧缘’;依绢囊、藤骨、炭火诸般材质,此乃‘物缘’;依火候之精微、风势之缓急,此乃‘时节缘’;依观者之目、闻者之心识,此乃‘见闻缘’,众缘和合,暂现此升空之‘相’。”

    “然相者,显也,示也,非其本质。待火熄炭尽,绳索松弛,此物还归寂灭,升相何存?岂非正合我佛所言‘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之妙理?”

    很多旁观者听完一怔。

    ——这明教大师,说的好像挺有道理的啊?

    契嵩的回应确实如同流水,圆融无碍,不着痕迹地化解了张载的锋利攻势。

    反正,不管张载举什么例子,他都能用这套说辞来回应。

    或者说,在他的理论下,是可以任意将世间万事万物都代入到“法因缘生,法因缘灭”里面去的。

    契嵩的目光扫过堂下无数双或迷茫、或思索、或赞同的眼睛,继续道:“施主执着于囊中之‘热气’、囊外之‘冷气’,执着于此‘力’、此‘象’,以为实有。殊不知,此‘气’、此‘力’、此‘象’,亦不过是在特定因缘聚合下,由我等心识所感知、所分别、所命名之‘相’罢了。”

    “那禅师言诸法缘起,如露如电,敢问这‘缘’自何而生?”

    张载也不傻,他不打算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于是选择直指对方的理论根本。

    随后,在契嵩思考的时间里,他又追问道:“《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气之聚散自有其序。依我看来,热气球升空非独因缘和合,实乃清阳上升、浊阴下降之天道使然!释家说空,岂非抹杀天地生生之德?”

    张载想要用经典来攻击契嵩,从而取得辩经优势。

    但契嵩也不傻,对《易》提及的内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转而以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心识说”来回应张载的问题,并顺势反攻。

    “缘自心生,而施主执着于气,忽略心识,犹执烛照镜,镜中光焰虽明,终非真火。”

    “非也!”

    “气”是否存在,对于张载来说是原则性问题。

    他干脆驳斥道:“若如禅师所言万象皆空,何以星躔有常轨?何以四时有常序?此非气之常理乎?”

    张载指向殿外残雪。

    “雪融为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