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金榜得中做公卿(3 / 5)

小儿子好好念书考上举人进士光宗耀祖。

四叔父端坐太师椅上,‘戚戚察察’旋着茶盏,耐心听哥嫂双双规劝那不成器的三侄子。当娘的文化水平低,被秀才儿子一顿抢白,本着尊重知识分子的态度反过来再次质疑小叔子拿她老身开玩笑。

老赵怒了,指着自家没见识的婆娘破口大骂:“妇道人家懂个屁!我这些兄弟武能定国文能安邦有通天的本事。”然后转过头来问曹少:“四弟,你看老哥我说的可对?”

赵阿三学无所成却染了通体的腐孺酸,‘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恭维话听多了误以为凭真才实学也能混个好出身,剽窃他人文章之举玷污清白侮辱自尊,坚决不肯作弊打死不愿从命,气得四叔父恨不能把人绑起来敲脑袋把他脑袋敲醒。

嫂子深明大义道:“阿三头拜托给叔叔了,叔叔你尽管打骂。家里那老头子并无胞兄弟,你便是我儿嫡亲的叔父!”

曹少还没纯真到相信女人的鬼话,此为乡下女人一贯使用的伎俩,一贯使用的甜言蜜语,若听信于她真动了手,只怕耳刮子扇出的风强似万箭穿心,风没刮到儿子身上,做母亲的心已戳成剥掉子的石榴---尽是窟窿眼,儿子没倒下母亲却心疼气绝。

此事重大,本没指望一次成行。过了几天二度上门规劝,曹少可谓苦口婆心,那混账王八蛋却吃了秤砣铁了心。曹叔父不能用强,倔小子的老子可以。老赵正在夔州府参加地区军事交流会,得到老婆递去的消息,会也不开了,向上峰告了假火速赶回来协助做思想工作。

今天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努力。两个长辈冲进土地庙改建的州学学堂,当着众多学生面把不知好歹的阿三好生臭骂。真真的秀才遇上兵,秀才赵阿三羞得面红耳赤,蚊子叫唤般嘟囔 ‘武人不知书、军汉不达礼’。不知哪阵风把儿子微声抗议刮进老子的招风耳朵里,辱骂父亲不甚打紧,侮辱军人绝对不行。赵寿吉跳起三尺高,曹少头顶亦升起三丈火焰,二人臂膀用力联手把人捉住押回衙门。动了真怒的老赵将那不识抬举的东西捆成粽子吊在后院房梁上狠揍,老头子经验老道:打板子伤筋动骨不划算,山里老藤编的藤条乃是逼良为娼之沿用千年不衰的经典刑具,一鞭见红两鞭见血,鞭鞭听取杀猪叫。

这个,惨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