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名字。
当年王员外在算命的柳先生给新生儿子取下此名后,不由大喜过望,打算赠给柳先生一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
这个名字实在太让王员外满意。
“仙芝”一词,出自世说新语中东晋大将谢玄的“芝兰玉树”典故,更有光耀门楣的期许。
当年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同气连枝,合称“王谢子弟”,也实在同病相怜。经过侯景之乱,东南名门被杀得白骨成山,“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大唐开国,士族谱牒上,就被抹掉了这两家的尊名。
王员外作为书圣王羲之的后人,虽然认识一些大字,却连《世说新语》都没读过,需要算命的柳先生来讲解典故,不得不说相当尴尬。
王员外不由将令琅琊王氏重回士族谱牒的梦想,寄托在了长子的身上。
但过了几年,私塾先生就战战兢兢地告诉王员外,您家的小郎君胆量颇小,听中山狼的故事,都能被吓得躲到书桌底下。
胆小,温和,遇事退让。是十岁以前,所有人对王仙芝的评价。
对于这样一个孩子,王员外本来也不再有太大期望,正常继承家业就好了。好歹,这小子习武天份看起来还不错。
小王仙芝八岁多时,作为世交的黄家要为新生的婴儿办满月宴。
在振衣盟中,王家长期负责食盐统购、分销的事务。而黄家三代贩盐,是青齐地面最大的私家晒盐户。他们也交一点盐税,但不是给朝廷,而是拿来打点节度使。
王仙芝本来不喜欢这种繁文缛节式的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