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到多少田地。
毕竟他爸妈就他姐弟两个子女,姐姐程文秀已经嫁人,户口不在程家湾。
程学民就更别说,户口跟票证关系全部转去了燕京。
家里户口本上,也就程学民他爸妈两个人。
到时分田到户可不是按户分的,而是按户口分,一个户口上有几个人,就分多少地。
无论老幼,只要是赶上了,出生上了户口本,就能分到田。
所以!
真等明年开春,上面的政策下来,程学民家里可能是整个大队,或者整个公社,分到田地最少的人家。
到时候,还真不知道他爸妈会不会后悔,程学民的户口转了出去。
要是不转出去的话!
程学民的户口在程家湾,到时能分到地。
他媳妇儿冯家幼的户口,肯定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可以留在程家湾,又是一个人口。
再加上大孙子也有了,同样也是他们老程家的户口,同样能分到地。
这么一算的话!
就前后相差两年时间,分到的田地足足少了一大半。
到时程学民他爸妈两个,势必肯定会抹眼泪,想不通。
毕竟对于陕北老农民来说,田就是天,地就是命,田地就是一切。
所以!
程学民得在政策没下来之前,要帮他老子谋划好出路。
靠分到的几亩地,肯定是发家致富不了。
得开厂!
得帮他老子转移注意力,在农村抢先吃到改开的第一波红利,也是最最容易吃到的一波红利。
开厂!
到时给他爸开一个厂子,什么厂子都可以。
像罐头厂,像酒厂,像汽水厂,或者冰棍厂等等,在改开之初的八十年代,随便开什么厂子,都能赚的满嘴流油,基本都是捡钱。
前提得是你有那个资本人脉,把厂子给开起来。
程学民就是这么想的,等明年改开方向进一步确定,个人可以开始注册建厂,他就帮自己老子在程家湾大队上,建一个厂子。
现在,仅仅是拿磨面机榨油机开路,试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