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镶裱起来,这可是我们家传家之宝(求全订)(2 / 6)

对天津日报报道的发声?

    或者是,最后的盖棺定论?

    “怎样?觉得有点意外?”

    见程学民满满的惊疑骇然,吴老跟着眯笑道:“学民你那篇《乔厂长上任记》,是老领导他们钦定的改开第一稿!”

    “是要借助我们文化宣传口子,深化会议精神的一篇稿子!”

    “虽然,这篇稿子也引来了不同的声音,但不应因为这个就否定了它!”

    吴老将他刚才听取的指示,挑了一些简单的跟程学民,继续说道:“而且学民你后来发在《十月》的那篇《拜年》,更是将这个阐述得十分的透彻!”

    “老领导特别点名了你这篇《拜年》的开头写的好,几乎是把我们的会议精神特别的比喻出来了!”

    “‘阳历年’——那算什么年?不管伱给它起多好听的名儿叫什么‘元旦’,可中国人从来不把它当“年“看待。录音机、电视机可以进口,没听说‘年’还能进口!中国人真正的年,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这才叫新年新岁,万象更新哪!”

    “学民,你这句话写的很好,非常有力的反击了那些不同的声音,老领导也是高度赞誉认同你这句话!”

    吴老非常掷地有声的说道,瞬间也是让程学民共鸣,心里澎湃不已。

    他给丈母娘《十月》上的这篇《拜年》,就是这个目的。

    因为《拜年》这篇稿子,就是《乔厂长上任记》原作者,在受到抨击高强压力之下,写出的一篇无声反击的稿子。

    稿子全篇借助着《拜年》,借助着元旦不是年,春节才是年的国民观念,来隐晦的反击那些对会议精神质疑的不同声音。

    本来上这篇稿子,确实带着点冒险的成分。

    但现在看来,不仅仅是程学民需要这篇稿子,整个会议精神也急需这么一篇稿子。

    才有了今天吴老的高度评价口头表扬。

    听着吴老传达上面说的话,程学民也连连点头,激动得诚惶诚恐的说道:

    “吴老,不敢不敢,我写这个稿子真没有想那么多,其实那日元旦正好礼拜天,我们家两个小侄子小侄女,吵着说今天过年,想要吃咱们燕京烤鸭!”

    “当时我就给她们纠正了一下,我们中国人元旦不叫年,得等到今天的除夕明天的正月初一春节,才是过年!”

    “紧跟着后来天津日报发表了那篇稿子,我这才有感而发写了一点东西!”

    这个程学民没说假话,之前冯丽琴冯立文在元旦那日,确实央求着今天过年,要吃大烤鸭,当时程学民真纠正了一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