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还没动静?那药不能停,得加量(求全订)(2 / 6)

气的瞪了冯父一眼。

    眼神都在说话,什么情况?嫁出去的女儿也就罢了,老冯你也跟我唱反调是不是?

    “也别太觉得对不住老刘,这次的稿子确实不一样!想要弥补,大不了后面让学民多投两篇稿子就是!”

    冯父无视自家这口子的眼神,在大是大非面前,也由不得掺杂个人情绪进去。

    无非不就是这次文化口子,第一次评选优秀奖,他们十月一篇都没有入选吗?

    一篇都没有入选,最后还能是他们老冯家女婿的锅?

    那是伱们十月当编辑的水平不行,同样也是你们十月的影响力,确实也差太多了。

    否则不看看人家燕京文学……

    算了,就不说人家燕京文学了,就看人家地方杂志刊物了。

    就冯父有记得,学民老家的《延河文学》就有两篇入选,除去他们女婿的那一篇,还有另外一篇。

    而且除了延河文学,其他地方杂志刊物,比如《汾水》《鸭绿江》《徽省文学》《冀北文学》等等地方刊物,都有稿子入选获奖了。

    总不能说这些杂志刊物的入选获奖,全是他们女婿另开的笔名,偷偷写的吧?

    一句话!

    还是他们《十月》的取稿水平有限,同时他们本身的影响力差强人意,才出不了哪怕一篇能出圈的好稿子。

    这个锅,不能因为学民是她顾老师的女婿,就全部甩到学民的头上。

    “也行吧!”

    冯母自己也觉得,这次确实太为难自家这女婿了,后面再补几个稿子给老刘,其实冲击一下明年的评奖,也是可以的。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她们十月这次真能拿到总政的特批,独家发表这次稿子的话,那势必能将她们十月,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不说追上‘人民’字号的人民文学,赶超《燕京文学》肯定是分分钟。

    可惜啦!

    “老冯,这周末去把她外公外婆接过来,你安排好了?”

    本来月初的时候,就已经商定好了,要把冯母的父母接过来,好帮着冯家幼程学民两口子带孩子。

    可毕竟是过去搬家接人,而不是接过来住两天,肯定需要大张旗鼓的接,仅靠老冯家几辆自行车,肯定是不行的。

    倒是能借到两辆人力三轮车,可燕郊小安山三十多公里路程呢。

    思来想去,冯父说准备向单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