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高澄的为难(1 / 3)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河北———

高澄自高阳郡启程,返回都城邺城。这段原本急行只需五六日的路程,他硬是磨磨蹭蹭、不紧不慢地走了十几天。这并非他心无牵挂,恰恰相反,这正是他精心算计的结果。

他刻意放缓行程,做出从容不迫的姿态,就是为了掩盖父亲高欢已经离世的惊天秘密。他深知,此刻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他,任何一丝慌乱和急切,都可能被解读为心虚,从而引发不可预料的动荡。

当高澄的车驾终于抵达邺城时,以大将军潘乐为首的文武百官早已在城外列队迎接。旌旗仪仗俱全,场面盛大,却总透着一股刻意营造的庄重,少了些发自内心的热切。高澄的目光在人群中迅速扫过,没有看到那个最熟悉、也最让他忌惮的身影——他的母亲,皇后娄昭君。

他面上不动声色,语气平和地向潘乐询问:“潘将军,母后安在?为何不见凤驾?”

潘乐连忙躬身回答:“回太子殿下,臣已事先请示过皇后娘娘。娘娘凤体近日偶感不适,需在宫中静养,故而未能亲迎殿下凯旋。”他刻意用了“凯旋”二字,试图冲淡皇后缺席带来的微妙气氛。

高澄点了点头,脸上适时地露出恰到好处的关切与理解:“原来如此。母后身体要紧,静养为上。待母后凤体安康些,我再入宫拜见问安。”他绝口不提父亲高欢,将所有的关注点都引向母亲的身体,这番应对滴水不漏。随即,他在百官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返回了东宫,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激流已然开始涌动。高澄回到东宫后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加封他的弟弟、太原王高洋为中书令、左卫将军。表面上看,这是兄长对弟弟的信重与提拔,委以中枢机要和禁卫军权,恩宠无比。

但,这并非恩赐,而是风暴的开端。

高洋与妻子李祖娥刚回到自己的太原王府,连杯热茶都还没来得及喝,传旨的内官便已带着一队东宫卫士气势汹汹地赶到。那内官趾高气扬,宣读诏书时语气轻蔑,仿佛施舍一般。高洋面无表情地跪下接旨,心中却已警铃大作。

册封仪式刚结束,那内官便脸色一变,厉声喝道:“来人!将太原王妃请回皇宫!”

几名如狼似虎的卫士立刻上前,不由分说便要带走李祖娥。李祖娥花容失色,惊恐地看向高洋。

高洋猛地站起身,护在妻子身前,沉声道:“这是…何意?!”

内官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太原王殿下息怒。皇后娘娘凤体欠安,宫中正需细心之人照料。太子殿下仁孝,特命王妃入宫侍疾,此乃殊荣,殿下岂可阻拦?”这借口冠冕堂皇,却掩盖不住其中的恶意。

高洋拳头紧握,这借口冠冕堂皇,却漏洞百出。皇后身边岂会缺少侍奉之人?偏偏要弟媳入宫?高洋心中雪亮,这是兄长高澄的报复,是赤裸裸的羞辱!但他此刻势单力薄,反抗只会招致更残酷的镇压。

他眼睁睁看着妻子被强行带走,李祖娥回头望向他那绝望而无助的眼神,如同刀子般扎在他的心上。

这还没完。内官随即又宣布:“太原王殿下身染恶疾,恐传染他人,即日起,府中所有仆役婢女,一律遣散!”卫士们立刻开始驱赶王府下人。

片刻之后,偌大的王府变得空空荡荡。紧接着,王府的四门被用巨大的木条从外面钉死,只留下一个仅容食盒通过的狗洞,每日会有人从此处递送些残羹冷炙。

昔日堂堂王府,瞬间沦为一座华丽的囚笼。高洋孤身一人站在空旷、死寂的庭院中,望着被封死的大门和那个屈辱的狗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翻涌着刻骨的寒意与隐忍。

这一切,自然是高澄的精心策划的报复。

原来在回程的路上,高澄安插在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