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汉军像过年一样(2 / 3)

自坐镇淮州迎战,梁军上下必定胆寒,未战先怯,如何敢奋力拼杀?甚至可能慑于您的兵威,逡巡不前,乃至直接退军。若如此,侯景消耗梁军精锐的计划岂非就要落空了?我们这‘忙’,也就帮不成了。”

刘璟摸着下巴,仔细琢磨着刘亮的话,觉得确实在理。他这头猛龙要是亲自蹲在淮州,那些梁军兔子恐怕连窝都不敢出了。“那……依你之见,孤就在洛阳坐镇,以示重视,然后派于谨前去迎战?”

刘亮却再次摇头,目光深远:“大王,依臣之见,您该回长安了。”

“回长安?”刘璟有些意外。

“对,回长安。”刘亮肯定地说,“其一,朝中郦公、高公致仕,相位空悬,人心难免浮动,此乃国之根本,需要大王早日回銮,稳定朝局,擢选贤能,填补空缺。其二,大王此时若无其事地返回长安,对外便可营造出一种我大汉根本未将南梁此次北伐放在眼里,视其如无物的姿态。这必然能极大地刺激到萧衍那脆弱又自负的帝王尊严,使其更加愤怒,从而更严厉地督促进军,甚至可能临阵换将,加大对侯景的压力,这反而更有利于侯景计划的实施。此乃一举两得!”

刘璟背着手在书房内踱了几步,权衡利弊。稳定内部,激怒对手,还能看一场狗咬狗的好戏……他停下脚步,决断道:“好!就依你所言!孤三日后便班师回长安!中原一切军务,全权交由大都督于谨与副都督李弼决断!”他顿了顿,看向刘亮,“亮弟,你就暂时留在洛阳,替孤处理好杨侃、卢辩。记住,手段不要太狠,这两人,孤将来还有大用。”

“臣明白,定不负大王所托。”刘亮躬身领命。

---

三日后,洛阳城外,汉军大营,旌旗招展。

接到命令的中原各州都督、高级将领齐聚帅帐。李弼、侯莫陈崇、王僧辩、杜朔周、权景宣、王雄、王轨、尉迟炯等济济一堂,人人甲胄鲜明,战意昂扬。尤其是那些新近归附的原北周将领,如尉迟炯、权景宣等,更是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渴望建功立业、证明自身价值的光芒。

大都督于谨,这位被刘璟委以重任的老将,站在巨大的地图前,目光扫过帐内每一位将领,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南梁萧衍,昏聩无能,竟信侯景蛊惑,妄图以六万步卒北伐我中原!大王有命,此战,由我等全权处置!此乃大王对我等的信任,亦是天赐我等建功立业之良机!望诸位同心协力,让梁军有来无回,扬我汉军声威!”

“愿听大都督调遣!扬我军威!”众将齐声应和,声震屋瓦。

于谨满意地点点头,开始点将:“梁军来犯,先锋至关重要!何人敢任此重任,为我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挫敌锐气?”

他话音未落,两员悍将几乎同时跨步出列,声如洪钟:

“末将侯莫陈崇愿往!”

“末将王雄请为先锋!”

侯莫陈崇资历老,底气足,抱拳道:“大都督!末将此前一直担任大将军副将,多次担当先锋,熟知先锋职责,且曾与梁军交手,了解其战法,此职非我莫属!”

王雄则姿态放得较低,但理由也很实在,他苦着脸道:“大都督,侯莫陈将军所言极是。只是……您看,侯莫陈将军如今已是左威卫将军,护军(从三品),谯侯。而末将还只是个云晖将军,上骑都尉(正五品),新城亭侯。这官职差着好几等呢!求大都督和侯莫陈大哥给末将一个机会,让末将立些功劳,也好往上挪一挪,光耀门楣啊!”他这话说得半真半假,带着几分无赖,却让人无法苛责。

他这么一说,帐内原本几个也想争先锋的汉军旧将,如杜朔周等人,反倒不好再开口了。毕竟,于公,要照顾新附同袍的立功心情;于私,王雄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争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于谨见状,抚须笑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