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士子们屏息凝神,无人敢出半点声响。
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苦读十余年,就为这一刻。
有的来自河北世家,有的出自寒门小户,但在这考场之上,人人平等。
考试分为三场:场考经义,次场考策论,末场考诗赋。
每场考试持续一整日,士子们自带干粮,在号舍中奋笔疾书。
郦道元亲自巡视考场,身后跟着数十名监考官,目光如鹰隼般扫视每一个角落。
"
大人,"
一名监考官低声道,"
已有三人因夹带被逐出考场。
"
郦道元面无表情:"
按律处理。
科举大典,容不得半点虚假。
"
号舍中,年轻的颜之推正在作答。
他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手指因长时间握笔而微微颤抖。
来自河北的他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家乡仍在战乱之中,能来到长安应试已是万幸。
隔壁号舍,沈度也在疾书。
他是江南士子,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长安。
想起沿途所见百姓疾苦,他在策论中写下"
治国之道,在于安民"
的真知灼见。
武举考场更是严格。
慕容三藏舞动长枪,虎虎生风;皮景和挽弓搭箭,箭无虚;独孤永业则在校场上演示兵法布阵,令考官们频频点头。
经过数轮严格选拔,最终只有二百人脱颖而出。
放榜那日,贡院外人头攒动,士子们紧张地寻找自己的名字。
"
中了!
我中了!
"
有人喜极而泣。
"
怎么会怎么会没有?"
有人失魂落魄。
颜之推站在榜前,看到自己的名字高居文举榜,一时竟不敢相信。
沈度、薛端分列二三名,三人相视而笑,眼中都有泪光闪烁。
武举榜上,慕容三藏名列第一,皮景和、独孤永业紧随其后。
慕容三藏看着自己的名字,心中感慨:父亲,儿子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汉王刘璟得知科举结果,龙颜大悦,下令长安大庆三日,新科进士御街夸官。
这一日,长安御街上人山人海,百姓争相一睹新科进士的风采。
颜之推、沈度、薛端骑马走在文进士最前方,身着绯红官袍,帽插金花,英姿勃。
"
看!
那就是颜状元!
"
"
听说他来自河北,真是才貌双全!
"
少女们向他们抛洒花瓣,眼中满是倾慕。
武进士们更是威风凛凛。
慕容三藏一身戎装,胯下白马,宛如战神下凡;皮景和手持长枪,目光如电;独孤永业则显得沉稳内敛,但眉宇间自有英气。
"
汉王万岁!
"
"
新科进士千岁!
"
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长安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刘璟站在皇城楼上,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
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
他转身对郦道元说,"
郦公辛苦了。
此次科举公平严格,为国选得真才,功在千秋。
"
郦道元躬身道:"
大王圣明。
科举取士,确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
当晚,未央宫中大摆御宴,款待新科进士。
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歌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