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他压低声音,"
若是丞相有意,属下倒有些办法可以让孙公改变主意。
"
高澄立即来了兴趣:"
哦?孝征有何妙计?"
祖珽微微一笑:"
孙公之所以反对,无非是担心称帝后自己的地位不保。
若是能让孙公相信,新朝建立后他仍能位极人臣,甚至更加尊荣"
高澄若有所思:"
孝征的意思是"
"
我愿替世子出面,和这个老头谈一谈,毕竟新朝建立后仍需几个老臣装点门面。”
祖珽道,"
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孙公明白,阻挠大势所趋并非明智之举。
"
高澄离开后,祖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深知高欢的野心,只要稍加推动,称帝之事必成。
而一旦高欢称帝,孙腾这样的老臣必然失势,到时候
孙腾府中,老臣正与心腹密议。
"
必须阻止高王现在称帝。
"
孙腾斩钉截铁地说,"
一旦称帝,世子上位,我等老臣必然被边缘化。
去找元氏宗室中有威望者,推出来作为新君人选。
"
崔劼皱眉道:"
可是孙公,元氏宗室中稍有威望的都已被丞相排除在外,剩下的不是年幼就是庸碌之辈"
"
那就找一个年幼的!
"
孙腾打断他,"
越是年幼越好控制。
重要的是要有元氏血统,这样才能名正言顺。
"
与此同时,祖珽也在加紧行动。
他通过绣衣卫的渠道,将孙腾寻找元氏宗室的消息悄悄散播出去,暗示孙腾有复辟元氏的心思。
这场无声的较量在邺城各个角落展开。
孙腾利用御史台的权力,以各种理由弹劾那些积极劝进的官员;祖珽则通过门客网络,在士族和民间散布各种传言。
丞相府中,高欢独自站在廊下,望着远处的宫墙。
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整个邺城。
"
父亲究竟在等什么?"
高澄忍不住问道,"
如今朝中劝进之声日盛,为何还要犹豫?"
高欢没有回头,缓缓道:"
等一个最佳的时机。
等天下人都觉得,我称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
他转身看向儿子,"
澄儿,你要记住,最高明的棋手,不是急着落子,而是让棋子自己走到该去的位置。
"
高澄若有所思:"
父亲是说,让孙腾和他们"
"
让他们去争,去斗。
"
高欢淡淡道,"
我们只需要冷静观察,在最合适的时候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
孙腾和祖珽,究竟谁能技高一筹?而高欢,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一切,都还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