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高澄的六个儿子(2 / 3)

群臣有何不可?”

他转身走向书房,陈元康紧随其后。关上房门,高澄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算计。

\"山东四州的情况如何了?\"他问跪在面前的密探。

\"回大公子,流民已经聚集超过十万户,邢杲被推举为首领,恐怕不久就要起事。\"

高澄轻轻敲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很好,继续监视,但消息不要传到我父亲那里。\"

密探退下后,高澄起身走到窗前。东柏堂是他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他的权力中心。在这里,他能够暂时摆脱父亲的阴影。

\"大公子,\"心腹陈元康低声问道,\"为何不将山东的情况立即禀报丞相?若是延误了...\"

高澄转身,眼中带着几分讥诮:\"元康,你说我父亲最看重什么?\"

陈元康迟疑片刻:\"自然是军权。\"

\"不错,\"高澄冷笑,\"他让我处理内政,却将兵权牢牢握在手中。那些鲜卑旧将,个个居功自傲,视我如无物。这次山东民变,正是他们治理无方的结果。\"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份奏折:\"你看,这是青州刺史尉长命的请功折子。沙苑之战,他临阵脱逃,导致山东儿郎损失惨重,如今却还敢邀功请赏。\"

陈元康叹息:\"尉长命是丞相的旧部,确实...确实有些过分了。\"

\"何止过分!\"高澄猛地拍案,\"那些鲜卑将领,视汉人如草芥,盘剥无度。山东四州的汉儿本就饱受歧视,这次沙苑战败,他们的子弟兵损失最重,怎能不反?\"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要让父亲看看,他信任的这些旧部是什么货色。也要让他知道,没有我,他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

一个月后,东柏堂张灯结彩,高澄为四个儿子举行满月宴。朝中重臣纷纷前来祝贺,堂内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高欢也亲自前来,看着四个孙子,老怀大慰:\"好!好!我高家子孙兴旺,这是天佑我高氏啊!\"

高澄恭敬地为父亲斟酒:\"全赖父亲福荫。\"

父子二人表面和睦,但目光交汇时,却各有深意。

\"听说山东近来有些不太平?\"高欢突然问道,目光如炬地盯着儿子。

高澄心中一惊,看来自己身边还有父亲的眼线,但面上不动声色:\"只是些流民小骚动,儿臣已经派人处理,不敢劳烦父亲费心。\"

高欢点点头,似乎信了儿子的话,但眼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他转头对一旁的段韶说道:\"铁伐,你多留意山东的情况,若有变故,立即报我。\"

段韶恭敬领命,高澄的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霾。

宴至半酣,高澄借故离席,来到后院。陈元康早已等在那里。

\"主公,邢杲已经在北海起事,自称鲁王,年号天统。响应者已超过十万户。\"

高澄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好!让火烧得更旺些。等父亲不得不亲自出兵平叛时,就会知道那些鲜卑旧将的无能了。\"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山东青州一带。

沙苑战败的消息传回后,几乎家家挂孝。那些随军出征的山东子弟,十之八九再没能回来。

“天杀的鲜卑人!”满脸风霜的老农蹲在田埂上,狠狠啐了一口,“抢我们的粮食,征我们的子弟去送死,如今连这最后一点活路都不给了!”

他面前的田地已经荒芜,原本应该长满庄稼的土地上,只有几株枯草在秋风中颤抖。

旁边的老者叹息道:“听说朝廷又要加征赋税,说是要补偿战损。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