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高欢的无奈(2 / 3)

入。此人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出尘之气,与满屋的权贵气息格格不入。

\"贫道许遵,拜见丞相。\"许遵深施一礼,声音不卑不亢。

高欢亲自上前扶起:\"许公不必多礼。我欲南下讨伐宇文泰,不知吉凶如何,还请许公指点。\"

许遵从袖中取出三枚铜钱,在案几上排开,闭目默念片刻。屋内鸦雀无声,连司马子如都屏住了呼吸。许遵突然睁开眼,目光如电:\"丞相此次若出战,必然无功而返。\"

高欢眉头紧锁:\"为何?\"

\"依卦相显示,\"许遵平静地说,\"大军恐怕过不了黄河,就要断粮。丞相若执意出战,恐沦为笑柄。\"

高欢脸色阴晴不定,目光在孙腾和许遵之间来回扫视。这两人一个说能支持一个月,一个说连黄河都过不了,到底谁在说谎?

\"孙腾!\"高欢突然厉喝一声,\"国库到底还有多少粮?\"

孙腾\"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抵地:\"下官不敢隐瞒...若精锐尽出...恐怕...恐怕不到半月...\"

高欢脑中\"嗡\"的一声,心中暗骂:这不就让许遵说对了吗?他强压怒火,转向许遵:\"许公可有良策教我?\"

许遵轻挥衣袖,留下六个字:\"攘外必先安内。\"说罢转身欲走。

高欢急忙拉住:\"许公且慢!此话何解?\"

许遵停下脚步,却不回头:\"丞相心中已有答案,何必问贫道?\"话音未落,人已飘然离去。

高欢怔在原地,半晌才喃喃道:\"真高士也...\"

司马子如见机连忙进言:\"丞相,既然出兵已不合时宜,不如屯兵黎阳,震慑宇文泰,待到八月秋收,再行征伐之事。\"

高欢心不在焉地点点头:\"就依你所言。\"他的心思已不在征讨宇文泰上,而是反复咀嚼着许遵的那句话——\"攘外必先安内\"。难道真要如澄儿所说,整顿吏治、清查贪腐?可那些鲜卑将领会答应吗?

与此同时,邺城东柏堂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十一岁的高澄半躺在软榻上,左右各搂着一位绝色佳人。左边是元静仪,眉目如画,青丝如瀑;右边是元玉仪,肤若凝脂,眼波流转。两人皆是宗室之女,如今却成了高澄的宠妾。

\"夫君,再饮一杯嘛。\"元玉仪娇笑着将酒杯递到高澄唇边,指尖若有若无地擦过他的脸颊。

高澄一饮而尽,俊秀的脸庞已泛起红晕。他忽然推开二女,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抽出墙上挂着的宝剑,剑锋在烛光下闪着寒光。他高声吟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好诗!\"元静仪拍手称赞,腕上的金镯叮咚作响,\"这是哪位名家的新作?\"

\"是我叔父刘璟的《出塞》。\"高澄将宝剑重重插回鞘中,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大丈夫当如是也!驱除胡虏,澄清玉宇!\"

元玉仪从背后一把搂住高澄,在他耳边轻声道:\"夫君早晚有一天,也能实现胸中的抱负。\"

高澄闻言却突然沉默下来。他虽是高欢长子,却与父亲政见相左。他推崇汉人文化,厌恶鲜卑旧俗,曾多次向父亲建议改革,却反被斥为\"孺子妄言\"。那些老鲜卑将领更是视他为眼中钉,背地里骂他是\"汉人的走狗\"。

\"抱负?\"高澄自嘲地笑了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我现在不过是笼中之鸟罢了。\"他想起父亲那些贪婪成性的鲜卑将领,想起被他们盘剥得苦不堪言的汉人百姓,心中一阵烦闷。前日他和祖珽去城外狩猎,亲眼看见几个鲜卑军官强抢民女,他出面制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