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侃连忙扶住宇文泰,在他耳边更低声道:\"主公,为今之计,只有请主公登基称帝。\"
宇文泰听后,面上大惊:\"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但心中却是一动——这确实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出路了。只是...时机尚未成熟啊!他需要更多准备,更多布置...
卢辩适时补充:\"元氏无道,罔顾人伦。宗亲行刺朝廷重臣,已是不得人心。主公威震中原,乃天下英雄也!当登临大宝,重整朝纲,匡扶天下。\"说完,立刻拉住杨侃,二人一同跪倒在地,高声道:\"请主公登临帝位,匡扶社稷,挽万民于水火。\"
宇文泰沉默不语。这个时候他不能表现得太过急切。帝王之位,需要臣子再三恳请,方能显得名正言顺。他的目光扫过房间里的每一个人,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杨侃会意,立刻示意亲卫去通知军中大将。不一会儿,李弼、窦泰、达奚武、蔡佑、赵贵等大将纷纷赶来。他们在路上已经听说了事情的经过,立刻齐刷刷跪倒在地,高喊:\"请主公登基称帝,挽救天下百姓!\"
宇文泰依旧沉默,眉头紧锁,仿佛在经历极大的内心挣扎。他想起数十年前初入仕途时的抱负,想起这些年来的腥风血雨...帝王之位近在咫尺,他却必须表现得犹豫不决。
卢辩知道三让三辞的戏码一定要演足。他猛地抽出亲卫的佩刀,架在自己脖子上,高喊:\"若主公不愿为帝,容臣先行一步,臣不愿天下百姓受此劫难!\"
\"卢公不可!\"众将惊呼,纷纷上前劝阻。
宇文泰长叹一声,知道再装下去就不合适了。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庄重:\"都起来吧...朕...同意了。\"
府内外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此时,宇文护已经被放了下来,背上的鞭痕火辣辣地疼,但心里却十分得意——蔡坤的计策果然有效,叔父如今登基称帝,我也能更进一步了。他舔了舔嘴角的血迹,露出一个阴冷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