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大忽悠杨忠(3 / 3)

"的眼光看待他们兄弟。而杨忠口中的\"汉室宗亲\",却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身份认同。

又过了几日,刘云带着满脑子杨忠灌输的想法,迷迷糊糊地返回了夏州。临行前,杨忠赠他一块上等玉佩,说是\"汉室宗亲的见面礼\"。

夏州刺史府内,刘丰正焦急地等待着弟弟的归来。这位夏州刺史年约三十出头,面容刚毅,眉宇间刻着深深的皱纹,那是常年戍边风吹日晒的痕迹。当他看到刘云满面红光地走进来时,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云弟,事情办得如何?杨忠可答应停止吸纳沃野军民?\"刘丰直截了当地问道。

刘云笑着摆手,语气轻松得不像话:\"大哥何必如此紧张?杨都督是个厚道人,他吸纳边民也是出于好意。\"

刘丰脸色一沉,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好意?你可知道高王若知晓此事,我们如何交代?\"

\"六镇人多的是,高王还挨个数不成?\"刘云不以为然地说道,语气中竟带着几分杨忠的神态,\"咱们就别管了,让杨忠自个儿折腾吧。\"

刘丰狐疑地看着弟弟,发现他腰间多了一块从未见过的玉佩:\"云弟,你在安州这些日子,杨忠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刘云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凑近兄长低声道:\"大哥,杨都督说咱们都是姓刘的,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他说汉王认为天下刘姓皆是汉室宗亲,理应互相扶持。\"

\"什么?\"刘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猛地站起身,案几上的茶杯被震得叮当作响,\"云弟,你是被杨忠灌了迷魂汤了吧?咱们家世代都是灵州普乐人,那刘璟是中山人,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去啊!\"

刘云却不慌不忙地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条斯理地说道:\"大哥此言差矣。咱们给高王效力,那是给别人家打江山。若是替汉王效力,万一有一天汉王坐了江山,咱们作为汉室宗亲,岂不...?\"

刘丰闻言,心头猛地一跳。他站起身来回踱步,内心掀起惊涛骇浪。高欢对他有知遇之恩,但弟弟的话又确实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欲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在边镇苦熬这么多年,谁不想更上一层楼?

\"云弟,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刘丰压低声音,却掩饰不住语气中的动摇,\"高王待我们不薄...\"

刘云见兄长有所松动,立刻趁热打铁:\"大哥,我听说汉王即将与高王联合攻打柔然。这可是个机会啊!我们何不趁机见见汉王?表达一下善意总不会吃亏的。\"

刘丰停下脚步,望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夏州城墙上,将一切都染成了金色。他想起自己这些年在边镇的艰辛,想起高欢帐下那些出身鲜卑名门的将领对他的轻视,又想起杨忠对弟弟说的\"汉室宗亲\"...

\"罢了,\"刘丰长叹一声,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就依你所言。但切记,此事必须谨慎,万不可走漏风声。\"

刘云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光芒:\"大哥放心,我自有分寸。\"

当夜,刘丰辗转难眠。他想起去年被高欢提拔他做夏州刺史时的情景,那时他跪在高欢面前发誓效忠高氏。但如今,弟弟的话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权力的诱惑与忠诚的煎熬撕扯着他的心。

\"汉室宗亲...\"刘丰喃喃自语,这四个字在他脑海中回荡,挥之不去。

与此同时,刘云在自己的房中,正兴奋地想象着见到汉王的情景。他抚摸着杨忠临别时赠送的玉佩,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总有一天,\"他低声对自己说,\"我们老刘家也能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