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高王快乐城(2 / 3)

沉,\"我给你三个月时间。\"

王思政深吸一口气,胸口明显起伏了一下:\"时间紧迫,但末将必当竭尽全力。\"他犹豫了一下,眉头紧锁,\"只是...\"

\"担心惊动高欢?\"刘璟接过话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

王思政点头:\"正是。如此大兴土木,恐怕会引起高欢警觉。\"

刘璟嘴角扬起一抹神秘的笑容,凑近王思政耳边低声道:\"所以我们要双管齐下。我已派人散播消息,说我们要在萧关增兵。\"他直起身,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高欢的探子,此刻应该正往那边赶呢。\"

王思政眼中闪过赞许之色,紧绷的面容松弛下来:\"主公英明。末将这就去准备,明日便启程前往高凉县。\"

\"带上韦孝宽。\"刘璟补充道,走回案几前又取出一卷图纸,\"此子虽然年轻,但心思缜密。有他相助,事半功倍。\"他将图纸递给王思政,\"这是他之前设计的城防图,或许对将军有所启发。\"

当夜,刘璟独自在帐中研读兵书。烛火摇曳间,他仿佛看到了未来:高欢的大军被阻于玉壁城下,铁骑在坚城面前徒劳无功,而自己则能在关中从容发展,积蓄力量。他轻轻抚摸着案上的地图,指尖描绘着未来的版图,喃喃自语:\"玉壁...希望你真的能如历史上那般坚固。\"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深邃,思绪飘向远方。

与此同时,王思政正在自己的营帐中与韦孝宽促膝长谈。少年的韦孝宽眉目如剑,鼻梁高挺,言谈间尽显将才之风。烛光下,他的影子在帐幕上投下修长的轮廓。

\"韦将军对筑城有何见解?\"王思政斟了一杯茶推过去,茶香在两人之间氤氲开来。

韦孝宽双手接过,恭敬道:\"末将以为,城池之固,不在高墙厚壁,而在人心向背。\"他的声音清亮而坚定,\"若能使军民一心,则敌纵有百万之众,亦难攻克。\"他轻啜一口茶,继续道,\"城墙再高,守军无斗志也是徒劳;护城河再深,百姓不支持也难以持久。\"

王思政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说得好。那依你之见,玉壁城该如何布局?\"

韦孝宽放下茶盏,从怀中取出一卷草图铺在案上:\"末将斗胆,已草拟一图。\"他的手指在图上移动,\"此处山势最高,应建主楼;此处水流湍急,可设水门;此处地势隐蔽,宜建暗道...\"

王思政仔细端详着草图,不时点头。当他看到城内的粮仓位置时,突然抬头:\"为何将粮仓设在城东?那里离水源最远。\"

韦孝宽微微一笑:\"正因为离水源远,敌军火攻难及。且东面背山,敌军难以从此处进攻。\"他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两人秉烛夜谈,直至东方泛白。一张详细的筑城图纸渐渐成形,上面不仅标注了城墙、箭楼的方位,还详细规划了水源、粮道等后勤要务。期间,王思政多次被韦孝宽的奇思妙想所震惊,而韦孝宽也对王思政的丰富经验钦佩不已。

次日清晨,一支精干的队伍悄然离开大营,向着高凉县进发。队伍最前方,王思政与韦孝宽并辔而行,两人不时交谈,神情专注。王思政的白马与韦孝宽的黑马形成鲜明对比,就像两人的年龄与经历一样迥异却又互补。

\"将军,昨夜所议的瓮城设计,末将又有新想法。\"韦孝宽从怀中取出一张新的草图。

王思政接过草图,眼中闪过惊讶之色:\"这...这是双层瓮城?妙啊!敌军攻破第一道,反而会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在他们身后,工匠、民夫、士兵组成的队伍绵延数里,扬起阵阵尘土。工匠们背着各种工具,民夫们推着装满物资的车辆,士兵们警惕地巡视四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