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和却毫不怯场,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与他对视。
刘璟会意,解释道:\"这是友人之子来和,因城中不太平,我带在身边照看。这孩子聪明伶俐,不会添乱,还望郑公见谅。\"
\"哪里哪里,\"郑道昭笑着摸了摸来和的头,手指触到那柔软的发丝时,眼中闪过一丝怀念,\"小公子眉清目秀,一看就是聪慧之人。\"他转向众人,侧身引路,\"三位快请随老夫入席,酒菜都已备好了。\"
一行人穿过庭院,假山流水间点缀着几株月桂,在庭中格外醒目。来和左顾右盼,将郑府的布局暗暗记在心中。他注意到回廊拐角处有几个家仆正在窃窃私语,见到来人立刻噤声退下。
宴席设在郑府正厅,四角青铜熏炉中飘出缕缕檀香,与案几上摆放的时令鲜果的清香交织在一起。郑大车早已在席间等候,见众人入内,立刻起身行礼。她身着藕荷色襦裙,腰间系着一条银丝绦带,发间一支金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衬得肌肤如雪。
\"高将军。\"她向高昂盈盈一拜,眼波流转间,脸颊飞起两朵红云。
高昂顿时手足无措,回礼时差点碰翻了案几上的酒樽。他结结巴巴地说道:\"郑、郑小姐不必多礼...\"话未说完,耳根已经红透。
刘璟看在眼里,心中暗笑。这个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猛将,箭雨中都能谈笑自生,竟在一个小女子面前如此慌乱。他轻咳一声,替高昂解围道:\"郑小姐今日气色甚好。\"
郑大车抿嘴一笑,目光却仍黏在高昂身上:\"多谢刘使君夸奖。高将军近日军务繁忙,想必辛苦了。\"
高昂只觉得喉咙发紧,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结果呛得连连咳嗽。郑大车见状,连忙递上自己的绣帕,两人手指相触时,都像被烫到一般缩了回来。
酒过三巡,郑道昭举起青铜酒爵,酒液在烛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刘使君镇守荥阳,使我等百姓免遭战火荼毒,老夫敬使君一杯!\"
刘璟举杯相迎:\"郑公言重了。保境安民,乃璟分内之事。\"他浅酌一口,赞道,\"好酒!这是...\"
\"是老夫珍藏二十年的杜康。\"郑道昭捋须笑道,\"今日贵客临门,自然要拿出最好的来招待。\"
郑大车趁机悄悄挪到高昂身旁,为他斟满酒杯:\"听闻高将军太原一战,曾单骑破敌阵,当真是英雄盖世。\"她的声音轻柔如春风,带着掩饰不住的仰慕。
高昂接过酒杯,手指不经意碰到郑大车的指尖,两人同时一颤,酒水洒出几滴,在案几上晕开一片深色。
\"我、我...\"高昂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只觉得心跳如鼓,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战场上再凶险的局面他都能从容应对,此刻却像个毛头小子一般不知所措。
来和坐在刘璟身侧,看似专注地吃着面前的糕点,眼睛却一直暗中观察着郑氏父女。他忽然凑到刘璟耳边,低声道:\"使君,郑公虽然一直在笑,但眉间有忧色,怕是另有所图。\"
刘璟微微点头,不动声色地继续饮酒。他早就注意到郑道昭虽然谈笑风生,但眼神不时飘向厅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果然,宴席将散时,郑道昭提议道:\"老夫为高将军准备了一份谢礼,不如让大车带将军去看看?\"说着向女儿使了个眼色。
郑大车闻言起身,含羞带怯地看了高昂一眼:\"高将军请随我来。\"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让高昂如闻惊雷。
高昂求助地看向刘璟,后者笑道:\"既然是郑公一片心意,二弟就去看看吧。\"
待二人离去,厅内只剩刘璟、来和与郑道昭三人。
\"刘使君,\"郑道昭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