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珩猛地一挥手,指向高陵城坚固的城墙方向:“在此之前,左冯翊,就是我们的根基!守好它,让它固若金汤,让它兵精粮足,让它成为这乱世之中唯一一片能让百姓喘息的净土!唯有根基稳固,力量足够强大,我们才有资格,去谈‘奉天子’!否则,一切皆是镜花水月,徒惹杀身之祸!”
荀彧怔怔地看着刘珩,看着他眼中那份洞悉一切的冷静与近乎残酷的耐心。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碎了他心中那份急于匡扶社稷的炽热。
荀彧沉默了,眼神急速变幻,最终,所有的忧虑、不甘和思虑都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对着刘珩再次深深一揖,心悦诚服:“侯爷……深谋远虑,洞若观火!彧……受教!是彧操之过急了。”
刘珩脸色稍稍缓和,伸手扶住荀彧:“文若心系社稷,拳拳之心,珩岂不知?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谋。守好左冯翊,静待天时,方为当前第一要务!”
倒不是说刘珩比荀彧更聪明,只是刘珩作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如今何进尚在,如果自己冒然率兵进京,万一何进那货应激了怎么办?那形势必然会脱离自己的掌控!
一旦失去了对历史的先知,自己的优势也会荡然无存,届时在这个乱世,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另一方面,只有等何进身死,董卓进京,自己才能顺着历史发展,寻找一个契机增强自己的力量,尽可能的跟随历史发展不断壮大自己,才可能提前完成一统!
刘珩比任何人都清楚,汉末乱世,要开始了……
三个月后,八月己申。
公廨正厅内,刘珩眯着眼,倚在主位的凭几上,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案面。
下首坐着荀彧、杜畿、法衍、张既、典韦、陈叔至六人。
死活不愿意坐的景伯侍立在刘珩身后,众人传阅着手中三个月以来一份份来自洛阳的密报:
四月丙辰,帝崩于嘉德殿。弥留之际,蹇硕等内侍手握遗诏,密谋诛杀大将军何进,改立协皇子。然事机不密,何进已得风声,率甲士陈兵宫外,蹇硕之谋胎死腹中。
四月戊午,何皇后与何进合力拥立辩皇子登基。进以帝舅之尊总揽朝政,录尚书事,权倾朝野。十常侍张让、赵忠等虽惧,然以巨资贿赂进弟何苗及何太后,得以暂时保全。
司隶校尉袁绍力劝何进趁势尽除宦官以绝后患。其言甚切:“中官亲近至尊,出纳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并献计:召四方猛将引兵入京,以胁太后,迫其允诺诛宦。
何进虽掌大权,然性本优柔,且深为其妹新尊何太后所制。太后以“先帝新弃天下,奈何便欲诛杀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