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七章 启发(3 / 3)

同样,当阿济格调兵救火的命令,传到守在大西门瓮城附近的萨穆什喀和孔有德面前的时候,他们头顶上正遭受着金海镇飞行队的“轰炸”,而明军城西大营派出的几支“掘进队”,已经将预备攻城的壕沟挖到了西门外的护城河附近。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不论是萨穆什喀还是孔有德,都选择了全力坚守西城,谁也不敢轻易分兵。

至于驻防东门和北门的清虏,倒是分了人马赶赴“旗仓”附近救火,但是此刻火势已经起来。

而且他们分兵赶来的救火人数有限,同时又不敢打开城门从护城河就近取水灭火,最后只能是冲进尚未起火的一些库房内往外抢救东西。

而在各种物资之中,成箱的银子自然成为了首选。

一千两银锭一箱,整整两千箱,如此巨大的一笔财富,阿济格怎么可能会不紧张不上心?

他这一次亲自前来辽阳城,固然有以和硕亲王之尊坐镇守城,以示辽阳城地位极其重要,以便激励驻防八旗士气的考虑,但是确保辽阳城内的这一大笔银子如数运回盛京,也是多尔衮交给他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是他刚到辽阳城的第二天就败了一场,紧接着又被四面包围,还没有抽出手来处置这笔银子罢了。

其实,他也知道,真要是长时间被围在辽阳城内的话,“旗仓”内的粮食比银子可能更重要。

但是事到临头,他还是选择了先搬银子。

一者,杨振之前的全线后撤,给了他一种“金海镇明军也不过如此”的错觉。

二者,他实在无法眼睁睁的看着这笔银子被大火吞没。

虽然说真金不怕火炼,可是一旦经过一场大火,结果会怎样,可就说不清楚了。

如果现在还是黄台吉做主的时候,阿济格肯定不在乎,甚至会趁此机会上下其手,但是现在可是多尔衮做主的时候,有所损失可是自家的。

虽然他跟多尔衮也有一些龃龉,远不如多尔衮与多铎在世时亲近,可他和多尔衮终究还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多尔衮又没有亲生的子嗣,虽说眼下立了福临为嗣子,但这是被迫的,是权宜之计。

包括多尔衮以前有过过继多铎儿子为嗣子的念头,也已经基本打消了。

毕竟多铎已经死了几年了,时过境迁,现在又根本帮不到多尔衮什么。

与此相应的是,多尔衮在登基前后曾多次暗示过阿济格,如果其本人始终没有嫡亲的子嗣,那么将来更希望从阿济格的嫡子之中选一个做嗣子。

虽然这件事情,随着多尔衮与哲哲、大玉儿等后宫,以及两黄旗的诸多大臣,达成了妥协,并立福临为嗣子而被淡化了,但阿济格却记在了心里。

事实上,他和多尔衮都清楚,在经历了夺位之争以后,一旦将来福临继承大统,登上皇位,他们自己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如此一来,只要多尔衮自己没有亲生的子嗣,那么于公于私,他阿济格的子嗣就是不二的选择。

不论是过继过去,还是直接继位,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大清的皇位都会传到他阿济格的子孙身上。

所以,对阿济格来说,现在大清国的江山不是别人的,至少有一半是自己的。

也就是说,如今的他不仅不会像以前在黄台吉时期那样,想方设法侵吞公仓钱粮,甚至贪墨公中银子。

相反,他还要防着别人借机侵吞或者贪墨,免得盛京城里有人在多尔衮面前给他下绊子,离间他和多尔衮的关系。

就这样,大量的人力被投入到了保护和搬运那多达两千箱的银子上面了,至于其他的粮草物资,则被烧了个七七八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