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二章 孤注(2 / 3)

破队埋设的火药炸开,除了巡哨马队数十人及时出逃之外,城内驻防旗营及八旗人口尽数被俘。

消息传到撒马吉堡等处以后,冷僧机彻底坐不住了。

而且此时,阿济格移驻抚顺等处,大肆征发八旗余丁披甲的消息,以及两红旗主力兵败广宁城,退守铁岭的消息,也都传到了撒马吉堡。

在仔细查阅了一番手中的舆图之后,这位正蓝旗的总管大臣赫然发现,他自己已经成为了一支孤悬在外的力量。

明军主力已经占了辽阳,占了广宁,马上就要打到盛京城下了,他要是再不从撒马吉堡撤军,甚至可以说再不从太子河以南地区撤军,等待他的就只有陷入重围这个结果了。

真到那时候,以其在撒马吉堡直接掌握的三千多人,他要么战死,要么被俘,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但若是收拢起太子河上游以南的所有驻防八旗,然后撤到太子河以北地区,那么其手中人马,将至少能达到六千人以上。

因为除了撒马吉堡的三千来人之外,太子河上游以南地区,还有孤山堡、碱场堡的七八个牛录,以及从草河城等地逃出的八旗丁口。

这些牛录和八旗丁口加在一起,也能有六七千在旗的壮丁了。

若是再算上这几个城堡内的汉人和高丽包衣丁口,凑个一万来人,也不在话下。

有了这一万来人,他冷僧机,就仍然拥有一战之力,

考虑到派人前往盛京城送信的道路,已经断绝,他只能言辞恳切的,将从太子河以南地区,全线撤往太子河北岸地区的建议,写给了阿济格。

而且,为了达成其尽快撤军的目的,冷僧机还在这封写给阿济格的书信之中,建议阿济格考虑,整顿后方兵马之后,与自己合兵一处,进足以威胁辽阳明军之后路,退足以稳定兴京后方之局面。

收到来自撒马吉堡的书信以后,阿济格召集手下满蒙大员认真分析了一番之后,于五月十一日中午,同意了冷僧机的请求和建议。

虽然阿济格为人嚣张跋扈,但是他同样具备不错的军事才干,而且其战略嗅觉也相当敏锐。

在辽西和辽阳明军主力已经实现会师,即将北上盛京的形势之下,再要求冷僧机率其所部兵马,继续分兵驻防撒马吉堡等处,除了拖延时间,已无其他意义。

而如果,命令冷僧机率其所说的万余人撤回,与自己会合,自己手下可以直接调用的兵力,总额将达到四万人左右,光是马甲兵就能达到两万八千多人。

有了这些人马在手,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得呢?

于是,阿济格不仅同意了冷僧机率其部下人马收拢太子河上游以南地区人丁,撤往太子河北岸地区,而且连其屯重兵于清河堡、苇子峪一带的建议也不管了,直接命其率领六千马甲兵撤往东州堡。

只预留了几千步军旗丁,分驻在清河堡和鸦鹘关要津。

崇祯十六年五月十三日中午,征东军中后军火枪前营在李守忠亲自率领下,抵达撒马吉堡附近,与当日早些时候抵达该地的仇震海之子仇必先所部人马顺利会师。

不过此时,撒马吉堡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就在当日中午几乎同一时间,撤离撒马吉堡的正蓝旗总管大臣冷僧机,已经带领撒马吉堡、孤山堡、碱场堡一带驻防八旗人口,走碱场河口,撤到太子河北岸去了。

五月十五日上午,冷僧机率一路收拢而来的七千余骑马甲兵,如期抵达阿济格麾下主力马甲兵驻防的东州堡。

次日上午,阿济格亲率扩充后的镶白旗巴牙喇营和抚顺、兴京等处留守旗营,来到东州堡。

一时间点验各部兵马,共得镶白旗巴牙喇营六千人,正蓝旗巴牙喇营三千人,以阿桑喜为巴牙喇营纛章京统之,为中军,随阿济格行走。

另得镶白旗新老阿礼哈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