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一章 长胜(2 / 3)

p>

此外,统率正红旗阿礼哈超哈作战的多罗谦郡王瓦克达身负重伤,在随队逃回铁岭的第二天不治身亡。

另有科尔沁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弟弟,博尔济吉特索诺木,死于正安堡会战之中,而其麾下科尔沁左翼骑兵死伤惨重。

至于随行作战并投入正安堡会战的其余蒙古部落同样如此。

其中,乃蛮与翁牛特余部以及库伦喇嘛兵,总计有四五千人跟随南下,但是最后只有三四百人逃了回来。

崇祯十六年五月初二上午,广宁城易手以及辽西官军大败清虏两红旗与科尔沁蒙古联军的消息,被送到了辽阳城。

杨振闻讯,在感慨辽西各路官军实力强劲的同时,心里面对于收复沈阳城的信心也变得更足了。

在洪承畴、祖大寿派人送来的联名书信之中,他们向杨振通报了广宁城之战、正安堡会战的情况,同时也敦请杨振在五月上旬前后派出金海镇的水师船队,协助辽西各路官军渡河。

与此相应的是,双方会师的时间与地点也发生了变化,洪承畴、祖大寿两人渡河的时间定在了五月初十,地点在太子河北岸旧长胜堡(后世辽中)一带。

洪承畴、祖大寿等人认为,辽西各路兵马若是沿着驿道,从广宁转往东南,然后走牛庄,再北上辽阳,这样路程太长,要过的河流也太多。

他们最后的方案是截弯取直,直接从广宁城往东,率领军队由西向东横穿辽河套,从辽河旧长胜堡河段直接过河。

这样截弯取直,不仅路程短,节约时间,而且长胜堡一带位于太子河的北岸,浑河的西岸,免了将来既要往北渡过太子河,又要渡过浑河的麻烦。

当然,长胜堡,是个好名字,寓意长胜,也是个好彩头。

对此,杨振当然无可无不可。

从明初延续下来的辽东驿道,之所以从广宁往辽沈走,需要先转往东南,到牛庄后再转往东北,绕了一个大弯,主要是因为当年辽河套内不安全,老有蒙古部落出没。

但是现在,在辽西各路官军赢得了广宁城之战,尤其是正安堡会战的胜利之后,辽河套内已经很安全了,完全可以截弯取直,横穿过来。

于是杨振果断同意,一边给洪承畴、祖大寿回了信,叫广宁来人带回去,一边叫人传令给正好运载一批移民回到营口的袁进,命他统率金海西路水师团营从辽河口沿河北上,专责协助辽西各路官军渡河事宜。

与此同时,杨振将辽西广宁大捷的消息通报辽阳全军,开始号令各部人马做好五月上旬出兵北上的准备。

自从拿下辽阳、海城等地之后,杨振麾下各路人马基本上都处在休整状态之中,时间长的,已经休整了一月有余了。

杨振原以为清虏的辽南防线崩溃以后,多尔衮或者阿济格肯定会想办法进行补救,即便不来尝试收回辽阳城,也一定会在太子河北岸部署重兵,来阻挡自己北上前进。

杨振在收复辽阳等地之后,之所以没有派遣主力兵马渡过太子河往北进兵,就是希望给多尔衮出兵留下足够的时间。

如果他把盛京城内的八旗主力调派出来,不论是派往虎皮驿,还是派往奉集堡,或者太子河北岸的其他地方,杨振都有信心将其围歼。

但是,一个来月过去了,太子河北岸地区不仅没有大批新增的清虏人马,而且就连原本在虎皮驿、奉集堡一带扎下大营的阿济格所部人马主力,也撤往别处去了。

整个太子河北岸,浑河以东和以南广大地区,只有少数清虏兵马,驻扎在虎皮驿、武靖营、奉集堡和白塔铺等几个据点内,日常巡哨而已,充当盛京城的耳目之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振也乐得轻松,除了加快巩固自己后方之外,对于太子河北岸地区,往西只拿回了王大人屯,往东只占据了石城山上的一个旧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