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零章 声望(3 / 3)

略辽东的总体战略,与当年方光琛的谋划与进言几乎如出一辙,在取得一系列成功的同时,也让自诩为杨振谋主的方光琛有了许多成就感。

虽然这两年,方光琛的精力更多投入到了辅佐其父应付关内战场上面,但其对金海镇的前线动向也一直相当关注。

杨振在辽阳之战中获胜,意味着征东军和金海镇各路人马拥有的整体军事实力已经超越了清虏,整个辽东局面的转折点已经出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回头再看关内乱局,再看京师朝堂,方光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念头,随之变得越发清晰,也越发强烈了。

京师朝堂积弊已久,朱家江山风雨飘摇,杨振若能平灭清虏,必将获得无人能及的声望。

而纵观以往历代兴衰更替之史,三百年必有王者兴乃是常态。

这一点,在十年前或许应在关外清虏身上,虽然方光琛很不愿意接受这一点,但当时清虏崛起的势头之猛,确实给人一种初升朝阳、势不可挡的感觉。

不过随着清虏“伪帝”黄台吉的“驾崩”,多尔衮夺位成功,公然收继兄长后妃并立黄台吉之子为嗣子的做法,却让得闻这一消息的方光琛认识到,鞑虏果然是鞑虏,已无入主中原之可能。

而与此相应的是,方光琛看好的杨振,也在清虏“皇位”更迭、势头衰落的过程中日益显现出了有能力取代清虏而据有辽东的王者之姿。

这次,杨振收复辽阳城,并处死孔氏父子,然后传首登莱,一举收取登莱之民心,更加坚定了方光琛的这一判断。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