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诧异,却不敢多问。
夜里,朱标换上便装,只带一名亲卫,信步游走于小镇街巷之中。
街角一家老旧书铺吸引了他的注意。
书铺匾额褪色,“敬文堂”三个字几不可见,案后坐着一位白须老者,正低头誊抄书卷。
朱标踏入其内,老者淡淡问:“买书还是借书?”
“若是能借,最好。”
老者抬眼一看,忽地问:“你不是本地人。”
“路过,寻一安静处。”
“那你识经史否?”
朱标含笑:“略通。”
“孔子曰‘礼崩乐坏’,你以为礼坏因何?”
“人坏,则礼崩。”
老者目光微凝:“说得不错。”
他沉默片刻,转身从柜后取出一本厚卷递来:“这是我三十年所著《新礼义考》,若你不弃,便带去看看。”
朱标郑重接过:“多谢先生。”
次日清晨,他便命随行文吏起草一道诏令——设《民间荐士录》,广征民间之士才,不限出身、年岁,只求德才兼备,由东宫设专人阅览、筛选、荐举。
赵侍郎震动:“太子此举,或为前所未有。”
朱标神色坚定:“我愿知天下之人材,不独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