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古朴,上面写的也是楚国的古字。
约莫八九百年前,前楚迁都至如今的郢京,同时施行了许多改革,其中有一样便是文字的古体与现体。
虽然凡俗界的事,对修仙界造不成什么影响,但文字的变化还是潜移默化的。
过去将近千年的时间,如今以玉简记录的功法、秘术,多是用现体记录,而像纸质古籍、冶炼铭刻、阵法符箓等,则多是古体。
如今修仙界的修士,基本上都是二者兼会。
封面上用古朴的字体,写着它的名字。
《紫气合虚真诀》。
这便是那秦衣曹最后施展的那门秘术,似乎是有着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灵力强度的作用。
在开篇之中,有记载此诀来历,虽只是一笔带过,但相较于那些没头没尾的残篇,已经是好了太多。
此道诀,源于一座上古道宗,名唤纯阳宫。
这古籍之中倒是没说这道宗在何处,只说纯阳宫中的两脉座首之一,昔年因种种原因,出走道宗。
其座下弟子,多有离宗者,想要寻觅其踪影,劝说他回归道宗。
这一册古籍,便是其中一位弟子在外收了门徒,因而流传下来的。
宋宴将之仔细研究了一番,其理念重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轮转。
通过引动朝阳初生时的先天紫气,激发修士潜能。
其运转的基础,则是修炼之人需以特殊行气法门,在每日日出之际,凝练一缕先天紫气,储存于气海之中。
运转秘术之时,则是要牵动紫气,贯通璇玑秘窍,抵住口舌,游走十二重楼。
最终使得灵力如同旭日喷薄一般爆发。
在此期间,丹田气海便如一座大日熔炉,不断增幅灵力的威势。
“紫气浮关,如日东来……”
宋宴越看越觉得惊异,只觉得此法颇为玄妙,一时之间有些入神。
可回过神来,仔细回忆了一番,却感到有些疑惑。
当时与秦衣曹对决之时,观虚剑瞳发现了其人运转此功法时,这紫气所带来的澎湃灵力与他原本体内运行的灵力有些相冲。
他原本想来,这样的秘术施展过后应当也会有诸多限制和后遗症。
然而,这古籍之中,却并未有提到这些缺陷。
限制方面,只是一日之内,不能够频繁使用,否则易造成气冲心脉。
而后遗症,则只是说修为低下时,施术之后的三日之内会进入到灵力虚弱的状态,需尽量避免动用灵力法力,否则容易伤及大道根基。
“紫气”
宋宴喃喃。
原来这东西,是真有特别之处啊……
此书之中提到,即便不运转秘术,每日吐纳一缕先天紫气,经年累月,能够潜移默化地改造修士的根骨。
虽然绝大部分修士无法存留紫气的真正玄妙,但像资质、根骨这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能够改变,本身就是一种神异了。
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这个过程,能够很大程度上削弱施展此秘术之后的虚弱时间。
如此看来,此秘术倒是很适合自己。
洞渊宗朝阳采气的惯例可不是说说而已。
作为剑宗传人,与人争斗杀伐的手段,自己实在是不缺什么了。
贪多嚼不烂,便是如今这些剑阵,便足够自己修炼、研习上无数年岁。
硬要说自己还缺什么,那就是一门比较合适的炼灵功法,以及这种保命的法门。
自己修炼的这凝气卷,什么都好,就是修炼速度实在是太慢。
但因为其强大的灵力兼容性,的确适合自己。
一直也都没有更合适更高阶的功法,所以也就沿用至今。
而这种短时间内提高自身战力的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