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你以后见他就该叫杨区长了,他被提拔成了咱渭南地区的副区长啦!”
老爷子说到这里,语气里带着几分与有荣焉:“不过啊,他还兼着咱们华阳县的书记一职,没撂下挑子。就在他的一力主导之下,从去年夏天开始,紧锣密鼓地搞了大半年,到秋收前,咱们华阳县…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地啊,都分到各家各户自己种了。”
他端起粗瓷茶碗喝了一口,继续道:“你还真别说,这政策一改,人的劲头就是不一样!刚过去的这个秋收,听公社里统计,全县绝大部分大队都实现了丰收,交的公粮多了,社员们自家留下的口粮也厚实了不少!当然啦……”
老爷子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骄傲,声音也提高了些,“咱们弯河大队,那增收的幅度,还有总的产粮数量,还是稳稳当当排在全县第一!谁也比不了!”
听完爷爷的叙述,刘青山心中一时百感交集,心潮微微起伏。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似乎透过窑洞的土墙,望向了更远的地方。时代的车轮,终究是被他这只意外重生的蝴蝶,用尽全力推动着,比原本的历史轨迹,提前隆隆前行了一大步!
他依稀记得前世,他们华阳县的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都到了1981年初了。
那时候,家家户户是在春耕时节,才眼巴巴地等着抓阄分地,心里半信半疑地开始单干。
而现在呢?
现在才是1980年的1月1日,今天正好是元旦节。
足足提前了一年多啊!
这一年多的时间,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盼着吃饱肚子的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让全县成千上万的农民家庭,提前一年多吃上了饱饭,提前一年感受到了新政策带来的希望和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数字的差异,这是千千万万个饭碗里多出来的粮食,是无数张脸上提前绽放的笑容。
一股温热而坚实的成就感,
在刘青山的心底缓缓升起,流淌过四肢百骸,让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和欣慰。
这种通过自身努力,切实改善了众多乡邻生计的感觉,远比赚取巨额财富更让他感到充实和有意义。
感慨之余,刘青山的思绪立刻转向了具体的人事布局。
他身体微微前倾,关切地问道:“爷,那咱们向阳公社这边呢?崔阳主任最近可有什么变动?”
崔阳作为公社主任,是政策在基层落实的关键人物,他的动向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
崔阳和他关系不错,双方年纪虽然相差不多,但崔阳是个文青,对他这个作家很是欣赏,未来不失为一大助力。
刘树德想了想,回答道:“崔主任啊,前阵子倒是来咱们大队转了一圈,看了看冬小麦的长势。听他说话那口风,吞吞吐吐的,估计是上面有这个意思,想调他去县里任职,可能是个副局长之类的。但具体是哪个局,啥时候调动,额也没好多问。”
老爷子对官场升迁并不十分热衷,了解个大概也就罢了。
刘青山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又追问了一个更关键的人物:“那省里的李邦彦主任呢?他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李邦彦是他在省里的重要关系,其位置变动牵动更大。
“李主任啊?他位置可是动了!”
刘树德这次回答得比较肯定,他放下烟袋,说道:“前阵子长征那娃,还给咱家打过电话呢,问你啥时候放寒假回来,也顺带问候额身体咋样。额就顺口问了句他爹的情况。听长征说,他爹前段时间好像因为啥工作干得突出,被上面领导表扬了,如今已经是省里的副手啦!具体管啥,长征那孩子也没说太细。”
“省里的副手?”刘青山心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