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初抵燕京,夜色温情(2 / 4)

的车站大楼。

广场外,寒风更甚。

几辆黑色的“红旗”轿车和一辆军用吉普车已经静静地等候在路边,车身在夜色中反射着路灯的光晕,如同蛰伏的猛兽。

刘树德和吴秀婷在刘树义兄弟的搀扶下,坐进了第一辆红旗轿车。

当吴秀婷的手触摸到车内柔软的丝绒座椅时,她像是被烫到一样猛地缩了回来,直到刘树德用眼神示意,她才拘谨地坐下,腰板挺得笔直,连大气都不敢喘。

刘青山则带着刘红苕和刘劲草,跟着刘伟民坐上了后面的吉普车。

车队平稳地驶入燕京的夜色之中,一场真正的视觉风暴,此刻才刚刚开始。

“老三!快看!!那楼!那楼会发光!”

刘红苕的脸几乎要贴在冰冷的车窗玻璃上,她指着远处一栋通体被霓虹灯管勾勒出轮廓的大楼,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

在弯河村,夜晚只有月光和昏黄的灯泡,她何曾见过如此五光十色、如同仙境般的景象!

“红苕!你看那边!乖乖,一条街上的灯比咱们整个华阳县城的灯都多!”

刘劲草也看得眼花缭乱,他贪婪地看着窗外的一切,宽阔得能并排行驶十几辆马车的长街、望不到尽头的车流灯河、道路两旁如同巨人般矗立的庄严建筑……

这一切,都像是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境。

刘伟民看着他们俩这副样子,不仅没有嘲笑,眼中反而充满了善意的微笑。

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从部队来到燕京时的情景,便笑着为他们介绍:“那栋楼是燕京饭店,是接待外宾的地方。你们看那个红墙黄瓦的门楼子,就是安门。等过几天有空,让青山带你们好好逛逛,故宫、长城,都去看看。”

汽车在灯火璀璨的街道上穿行,最终拐进了一条古朴的胡同。

胡同里的世界,与外面的车水马龙截然不同。

车速慢了下来,喧嚣被抛在身后。

朱漆大门、门前威武的石狮子、高高的门槛,无不彰显着这座宅院的深厚底蕴。

在昏黄的路灯下,光秃秃的古槐树枝桠交错,如同一幅水墨画。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生活的宁静气息,让刚刚还心潮澎湃的几人瞬间安静下来。

车队在一座没有任何牌匾的朱漆大门前停下,门口持枪肃立的哨兵,以及那份不怒自威的气势,比任何招牌都更有分量。

众人下车,走进大门,绕过一道雕花的影壁,一座灯火通明的三进四合院便豁然展现在眼前。

抄手游廊的廊檐下挂着一盏盏玻璃罩的宫灯,将院落照得亮如白昼,又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

正房、厢房的窗户里都透出温暖的灯光,空气中飘散着一股浓郁的肉香和饭菜香,瞬间勾起了众人肚里的馋虫。

一位身穿干部服、气质干练的中年妇女迎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位穿着围裙的勤务员。

“首长,你们可算回来了!饭菜都热在锅里,就等你们了!”中年妇女热情地招呼道,目光在刘树德和吴秀婷身上停留了一瞬,充满了善意的好奇。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王嫂,在我家工作很多年了。”刘树义笑着介绍。

王嫂连忙对着刘树德和吴秀婷点头笑道:“老爷子,老夫人,您二老来了,欢迎欢迎!快进屋暖和暖和!”

刘树德看着眼前这既气派又不失温馨的院落,眼中满是感慨。

他从未想过,当年那个跟在自己屁股后面流鼻涕的弟弟,如今竟生活在这样如同画本里才有的地方。

刘红苕和刘劲草更是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

他们拘谨地跟在人群后面,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眼睛却像是不够用一般,偷偷地打量着院子里的一切。

院中的假山流水、鱼缸里缓缓游动的红色锦鲤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