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接风宴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席间欢声笑语不断,气氛融洽温馨。
待到杯盘狼藉,窗外夜色已深,这顿饭这才到了尾声,众人意犹未尽地相继起身,纷纷告辞。
临别时,
一众长辈纷纷热情地与刘青山话别。
几位伯母、姑姑拉着他的手再三叮嘱:“青山啊,以后常来家里坐坐,千万别见外!想吃什么就跟我们说,大伯母给你做拿手的红烧狮子头和葱烧海参!”
“对对,有空就来二姑家,你二姑父煲得一手好老火靓汤,最适合你们这些用脑多的读书人!”
“三姑家离你学校近,周末没事就过来,给你包饺子吃!羊肉馅儿的,管够!”
几位叔叔和堂兄则豪爽地拍拍他的肩膀,语气干脆利落:“在燕京遇到什么麻烦事,别自己扛着,给我们谁打电话都行!”
“是啊青山,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千万别客气!你大堂哥在总参,二堂哥在舰队,三堂哥在科工委,方方面面都能照应到!”
“读书写文章是正事,但也要注意身体!有空跟你二哥去舰队锻炼锻炼,吹吹海风,身体棒棒的才行!”
刘青山被这浓浓的亲情包围着,心里暖融融的。
他脸上始终带着和煦的笑意,一一认真地回应:“一定一定,谢谢大伯母……”
“谢谢二姑……”
“谢谢……我会常去的。”
“……”
待众人散去,刘树义将刘青山叫到一边。
老人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目光依然炯炯有神。他压低声音道:“青山,今天我去见了老领导,把找到大哥的事详细汇报了。首长很理解,特批了假,准许我们后天一早就动身去华阳。”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却带着期待:“你对那边熟,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做个向导,你看有时间吗?”
刘青山闻言,毫不犹豫地答应道:“二爷爷您放心,这是应该的。说实话,我也正想家呢,离家快半年了,能回去看看真好。”
话语中透着由衷的欣喜与期待。
刘树义满意地点点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那就这么说定了。后天一早,让伟民开车去接你,咱们准时出发。”
“好,我一定准时等着。”刘青山郑重应下。
这时,刘树义忍不住掩口打了个哈欠,眉宇间透出几分倦意。
刘青山见状,立刻关切地说:“二爷爷,时间不早了,您今天累了一天,早点休息吧,身体要紧。”
刘树义确实有些乏了,便不再坚持,点点头嘱咐道:“好,伟民啊,你送青山回学校,路上注意安全。”
“放心吧爷爷。”
刘伟民应声答道,随即转向刘青山,“走吧,青山,我送你。”
夜色中,吉普车驶出戒备森严的四合院,朝着燕京大学的方向驶去。
刘青山靠在座椅上,望着窗外漆黑的夜景,心中充满了对后天返乡之行的期待,突然说道:“伟民哥,麻烦你送我去华侨公寓那边吧。”
“华侨公寓?”
“嗯,就在海淀区车公庄那,旁边是紫竹公园。”
“那里啊……”
刘伟民闻言,下意识地轻点了一下刹车。
车速稍缓,他诧异地侧过头看了刘青山一眼,眉头微挑,语气里满是疑惑:“你去那儿干啥?你不回学校了?”
在他的认知里,刘青山虽然是个有名气的作家,但本质上还是个学生,理应住在学校。
刘青山笑了笑,语气平静地抛出一个让刘伟民愣住的消息:“我最近在那买了套房子。”
“买了……房子?!”
刘伟民的声音瞬间拔高,充满了难以置信,他握着方向盘的手都下意识紧了紧,“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