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青山我认识啊,还是我当初给他投的稿子呢~”
“我宿舍那群姑娘还逼问我来着,问我写信的那个刘青山是不是报纸上的这个青山???”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说不是。”
朱霖的这份回信和之前那一封风格悬殊巨大,如果不是字迹没变,刘青山都会以为这不是朱霖写的信。
如果说上一封信是青涩的含羞草,那这封信就是热情的玫瑰花!
天差地别!
还有就是,朱霖这封信中的语气、态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更加随意,更加轻松,说起话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这,是好事!
说明,自己在她心中更亲密了。
刘青山继续往下看去……
“还有件事也很有意思,我听同学说燕京大学也有个叫刘青山的,还有一些传言说他就是报纸上的那个青山。我当时都快气死了,这人也太无耻了吧?”
“怎么能冒充他人,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呢?”
“不过没等我去找他,就又听同学说,已经去燕京大学找过他了,人家否认了,说不是写出《一代人》的青山。”
“好吧,我倒是错怪他了。这个刘青山人品倒是还行,怪不得能考上燕京大学。”
“哈哈哈,竟然有这么多叫青山的……”
“为啥你们都叫青山呢??”
这里,朱霖还用笔画了一个笑脸,调侃之意跃然纸上。
不过刘青山却是笑不起来,他有些惊讶,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在朱霖的信中看到刘胜利。
燕京大学那个‘刘青山’,他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会是谁。
除了刘胜利这个冒牌货,不会有其他可能。
他咂吧了几下嘴,不禁感慨,地球真是小啊,连朱霖都听说了刘胜利。
至于朱霖说的‘这个刘青山人品倒是还行,怪不得能考上燕京大学’,刘青山只能呵呵。
刘胜利没承认是报纸上的青山,是因为人品好吗?
显然不是。
他只是不敢罢了!
如果他敢承认,那分分钟就会被揭穿!
就比如同学会说,来,你再写一首吧,我们还想看看你的作品。
那是写还是不写?
写的话,能写出来吗?
还比如老师会说,来,你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创作历程吧,是什么经历、什么事情促使你写出了这些优秀作品?
刘胜利能说出来个一二三吗?
他不能!
他现在只是一个20出头,刚刚冒充去大学里的年轻农村人而已。
他没有一点见识,更没有一点阅历。
在信的末尾,
朱霖写道:“哎~你这首《致橡树》要不要投稿呀?如果要投稿的话,我帮你投到编辑部?还有,我能不能告诉大家,你就是报纸上的那个青山?”
“尽快给我回信呦!”
正常情况下,到了这里就该写‘再见’‘安好’等结束语的。
可是纸上这里点了两个点..
似乎写信人写到这里时,心里有些纠结很犹豫?
“你那首诗是写给谁的?”
“再见。”
“朱霖·1978.10.12”
信到这里就结束了。
看着结尾这几句话,
刘青山咧嘴笑了起来,他完全能想象的出来当时朱霖的心理活动,这姑娘是害羞了。
前面那么多话表现出来的那些轻松、自在……
全都是假的!
或者说,是演的!
她这次回信,最惦记、最想问的其实就是这最后一句话。
等于说,她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为的就是说最后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