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湍急。船夫以长篙抵住礁石,竹筏擦着崖壁掠过,岩缝间残留着远征军修筑滇缅公路时的钢钎凿痕——这是1944年反攻战役的旧迹。
临近畹町,河道分岔处出现界碑。右岸缅甸九谷镇的佛塔金顶在阳光下闪烁,左岸中国民兵背着步枪沿巡逻道行走。竹筏转入畹町河时,一座钢架桥横跨水面——那是1945年美军工兵重建的“贝雷桥”。
竹筏泊于畹町渡口处。河滩卵石遍布,妇女顶着竹箩浣衣,小贩在棕榈树下叫卖一种叫泡鲁达的缅甸甜饮。登岸处立着“畹町”界碑,傣语意为“太阳当顶”。镇内南洋风格骑楼斑驳褪色,二战时运输援华物资的福特卡车残骸,还半埋在草丛里,无声诉说“抗战生命线”的往昔。
几人在船夫的帮助下,登上了岸。畹町镇不大,但里面却很热闹,不少边民在这里交易,据费无极说,这里有傣族,景颇族和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信仰也是以佛教为主,但也有信仰基督教的。
陈朝阳笑道:“费大哥,没想到你对这里还挺熟悉的。”
“也算不上熟悉,只是我前年随我们局长来过一次,当时是追捕一名逃犯,可惜那家伙已经逃进缅国了,我们到这里是为了和对岸的进行沟通情况。”
“那后来怎么样了?”陈朝阳好奇地问道。
“嗨,对岸也是乱七八糟的,缅国政府根本控制不了边境地区,我听说对面有很多当年从大陆逃过去的溃兵,后来受到缅国政府的打压,海峡那边也顾不了他们。这些人索性自己建立了势力,居然跟缅国政府军打得有来有回的。不过这些人对我国还有很深的情结,现在也经常到这边来买点中国的东西。”
几人一路说着话,沿着街道,在畹町镇里逛了起来。街上不时有些边民在卖一些小东西,有翡翠玉石,也有一些佛珠和佛像,最多的竟然是米饭团子,而且销量很不错,那些从外地来这里出差的人,或是一些边民,看到米饭团子都会买一些。
pS:横刀新书,拜托读者大大多多支持,点赞收藏,五星好评,如果您还有点时间,请帮我点一下免费的用爱发电,谢谢,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