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知道,他即将用才华,将《烟花易冷》的旋律化为诗篇。
舞台下,观众们的目光炽热而专注,几乎没有人愿意错过这关键的一刻。
有人不自觉地攥紧了手中的折扇,似乎想要将内心的激动压抑下去,但那颤抖的指尖却泄露了他们的情绪。
“他……真的能即兴作词吗?”人群中传来低低的议论声。
一位年迈的学者轻轻捋了捋胡须,目光中带着疑惑与期盼:“若他真能做到,这便是千古未见的奇才。”
“可这旋律本身已是巅峰之作,要用言辞与之匹配,又岂是容易之事?”旁边的年轻学者摇了摇头,语气中多了一丝质疑。
然而,更多的人并没有开口,他们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萧宁,心中充满期待。
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问题的答案,更是一场关于才情的盛宴。
舞台一侧的紫烟绕静静地站立,手中的折扇垂落在身侧,双眼一眨不眨地注视着萧宁。
她的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既有钦佩,又有些许的不安。
“这首曲子本身已如此深邃,他要如何用文字将它表达得淋漓尽致?”她在心中默默问道,手指轻轻摩挲着折扇的扇骨。
作为音律界的翘楚,她深知即兴作词的难度。
任何一字一词的选择,都需要无数次推敲与修改,而即兴创作,不仅需要超凡的才情,还需要一种无所畏惧的自信。
“面具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