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下去,也不会有任何意义,这点谢威明确提出来了。”
尤利华并不知道自己的这番汇报有多关键。
空军急需一款动力强劲的涡扇发动机是不争的事实,正在研制的各种先进机型,基本上都没有能配套的发动机。
研究核心机,时间长。
经费有限。
空军支持搞核心机,需求也不能搁置啊。
“如果搞核心机,有把握吗?”
龙耀华皱着眉头问道,“大概需要多少经费?”
时间!
经费!
都是部队目前欠缺的。
“核心机我们都没搞过,是否有把握谁都说不清楚,不过,这次哈工大准备把全国所有的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甚至涡喷发动机的技术资料整合起来,这也是他提出从各个发动机研发团队抽调核心骨干的原因……”
“这样啊?”
龙耀华听完,原本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一些,“看来他们早就在做准备工作啊。如果先搞核心机,十号工程的发动机怎么办?”
十号工程,虽然目前没有设计指标,但是所用的技术,无一不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的。
是否能成功,部队方面都不知道。
不过,任何一个分支项目的研究,对于目前各个战机项目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项有了成果,都能让国内战机的性能有很大幅度提升。
不然,部队高层怎么会同意往这项目里面投入?
高层更多的考虑是这些项目的投入能带来多少技术的提升,对整体科技水平的作用。
“谢威提出战机设计所需的发动机,直接采用核心机+技术验证机的路子,这样不仅能减少经费,也能加快速度。前面几年,主要工作应该都是探索理论基础……”
“十号工程可是要进入正式研制!”
“涡扇-6按照吴仲华教授的三元流动理论进行修改……”
这些都是谢威拿出来的解决方案。
即使在知道涡扇-6问题重重,谢威依然坚持要在涡扇-6的技术成果入手。
“他说涡扇-6没有理论设计基础……原本哈工大的银河一号是计划一开始用于导弹相关的模拟计算,在十号工程正式启动后,谢威让刘德宝又从国防科大订购了一台,目前即将交付的银河一号先用于十号工程跟核心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