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威越说,张恩和越心惊。
这些消息都是属于机密,很多参与到项目中的人都不一定清楚。
宋总见他的目光中满是惊疑,投去了自己的眼神:我给你说,这小子跟寻常年轻人不同,与上面关系很好,掌握着不少消息。
“强-6虽然尚未下马,却因为所面临的无法突破的技术问题,结局是可想而知的。没有了适配对象,涡扇-6的命运基本上也就注定了。”
“为何这么说?”
知道原因,张总还是想问问谢威这个年轻人的看法,或是说谢威了解多少内情更合适。
“强-6的设计方案非常先进,可变后掠翼的大型承力旋转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跟不上,机械+模拟电传操控系统研制缓慢不说,也难以减轻重量……同样也是因为这些复杂的设计,后勤维护保养困难不说,成本也非常高昂……”
“目前国内火控雷达跟综合航电系统也无法满足强-6的设计指标……”
“然后就是动力问题。涡扇-6的性能指标能达到,最大使用寿命只有70多个小时,更要命的是在测试过程中,涡扇-6性能一直都不稳定,可靠性极差……”
强-6的设计,放到几十年后都算先进。
可现在配套跟不上,国内也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配套的项目,研发经费是目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空军无法容忍的。
现在正在研制的战机项目可不少:强-6、歼轰-7、歼-7改、歼-8II、轰-6改型等等。
消耗经费多,短期内又看不到成功希望的项目,在没钱的情况下空军肯定不会支持继续搞下去的。
“涡扇-6的问题很多,要达到实用阶段,不只是需要更多经费,同样也需要时间。”
好一阵,张总才默默叹了口气,“如果进度跟不上,对你们的项目可能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张总,我们学校有涡扇发动机研制项目,基础技术跟部分人员都来自你们那边。”
谢威笑了。
果然,张恩和这位涡扇-6总师,是没想过放弃涡扇-6的。
如果继续在涡扇-6的基础上改进,涡扇-10出现的,肯定不会那么晚。
“我知道啊。”
“学校团队的研制,并不是改进结构,而是准备先解决涡扇-6的可靠性等问题……不仅为此专门开发了新的高温合金,同时也对其他相关材料跟工艺展开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