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凭什么哈工大拿900,生产厂拿80?不担风险还想分更多利润?(5 / 6)

    “在项目最困难的时候,为了项目经费,张校长跟银行的领导喝酒,喝得住进了医院;为了研究工艺,整个学校金工车间其他项目都暂停……你们付出了什么?还有,这次的订单,是李校长冒着非常大风险才拿下的……就在前几天,根本就没有上级批准,李校长让项目团队带着实弹,去617的测试场打靶……”

    “……”

    听到这些,江北机械厂的几人顿时尴尬得不敢看张鸣秋的眼神。

    “现在你们居然问我凭什么!哼!”

    张鸣秋气呼呼地哼了一声,起身就向着外面走去。

    “张校长……”

    宁俊涛急忙站起来,拉着准备离开的张鸣秋,结果,却被张鸣秋给甩开了。

    对方不说,他们也不知道项目有这么多困难。

    现在能说啥?

    心情沉重的几人都傻眼了。

    这不能怪人家哈工大的条件苛刻。

    泰国直接就给了5000具的订单,巴基斯坦国防需求更大,数量肯定会超过5000具的,全世界还有更多的潜在客户呢。

    只要名声打响,这种火箭筒的订单肯定会如同雪片一样飞来。

    “厂长,咱们这……”

    沉默了好一阵,田贵荣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宁俊涛,“他们说,大规模生产,成本可以压到180,这意味着我们能有120块的利润。如果巴基斯坦的采购数量超过5000具,那之后的,每具火箭筒我们利润将会达到420……”

    都怪厂里之前怕承担风险。

    风险跟困难厂里都没承担,开始生产就能有利润,而且后面生产越多,利润越多。

    至少,对方没有把后面的利润全部拿走。

    “再考虑考虑吧!”

    宁俊涛也清楚田贵荣说的,要不然,在张鸣秋提出如此苛刻条件后,他根本就不会坐在这里。

    “再考虑,怕是晚了。我们厂的技术基础……”

    田贵荣提醒宁俊涛。

    国内十多家能生产这种火箭筒的厂,很多甚至没有生产任务,工资都发不起。

    只要能生产,就能发工资。

    而且,有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订单,也就能向上级主管部门要到升级技术的经费。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