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让617买技术&中国是巴基斯坦最适合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国家(3 / 7)

nbsp;朱振辉愕然地看着谢威。

    翟鑫国跟唐道贤两人更是傻眼了:谢威连把技术提供给国内的单位都收钱?

    学校从其他地方搞的资料,可都没给钱的。

    要是传出去了,以后别的单位给学校提供技术资料,不得也要钱?

    “朱厂长,怎么能说是买呢!咱们学校搞这火箭筒的技术,课题经费消耗不少……贵厂家大业大,每年拨款更是让人羡慕,随手漏点支持我们继续研发,怎么能说是买呢?”

    谢威咧嘴笑着。

    态度明确,不给钱,就别指望拿到核心技术跟资料。

    “你这……”

    朱振辉看着谢威,哭笑不得,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哈工大那么大的单位,要安排谢威这么一个年轻人出头。

    学校领导提这事儿?

    丢不起那个人。

    “当然,如果贵厂感兴趣,也可以跟我们学校合作。我们学校有WZ-122那个项目的样车,朱厂长知道吧?”

    朱振辉点了点头。

    在哈军工成立前,哈工大的军用技术研发,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

    得益于地理位置,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很多技术转化都跟哈工大有关的。

    后来哈军工拆分搬迁,一些项目自然也就留给了哈工大。

    “你们还在持续研究三液车?”

    唐克先一脸震惊。

    WZ-122坦克,就是三液车:液力传动系统、液压操纵系统、液气悬挂系统。

    技术难度太大,在很短时间内意识到问题的有关部门叫停了三液车的研制,三液车也就改成了机械传动、机械操纵、扭杆弹簧悬挂的三机车。

    可最终,这项目还是因为技术指标达不到预期而终止。

    617厂的领导,自然清楚WZ-122坦克项目的情况,上级没有拨款,哈工大只是学校而不是专门的坦克研究单位,居然还在继续研究?

    哪里来的经费?

    “对啊。机械、液压等是我们学校传统优势科目嘛。”

    谢威一脸笑容。

    “那啥,谢威啊,要不咱们找个地方坐着聊?你看咱们这里站着也不适合……”

    朱振辉来了兴趣。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