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跟他们谈谈,让他们自己承担部分成本。”
“老胡,怎么能这样?咱们不能让下属单位搞科研的同志吃亏啊!”
郑部长脸色当即就黑了,看着胡副部长,“三菱提供给我们的数控系统,一套报价四万多美金呢!谁能保证是最先进的?咱们既然搞出来了,可以不接受他们讹诈,哪怕砸锅卖铁,也得支持!”
啊?
胡副部长没想到郑部长是这个意思。
“要不,给他们300套的订单?”
“咱们七机部,一共8个主要研究院,每个研究院下属众多配套工厂,一个研究院给100套订单吧!”
这就意味着,郑部长的意思是给800套订单。
800台数控车床,对于整个七机部下属数量众多的机械加工厂来说,真不算多。
可那恐怖的生产效率、稳定的生产质量,尤其是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批量生产零件,一个工人可以看守好几台车床……
作为七机部副部长,胡副部长自然也希望部里的生产水平快速提升,最好是能赶上甚至超越世界最先进的。
800套!
意味着将近3000万的经费。
哪怕批量生产,研发成本被摊薄,只有30%的利润,也是上千万的经费了。
大手笔啊!
胡副部长不由明白,为什么自己依然只是副部长……
“800套?这么多?不会是搞错了吧?”
杜国旺不可执行地看着通知自己的李瑞。
800套啊。
只是改造数控车床呢。
“没有错,我问了好几次,胡副部长电话里说得清楚,按照谢威报价的36000一套,希望我们能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交付……”
说到最后,李校长的脸上浮现出担忧。
一年时间完成800台数控车床的改造,能完成么?
何况,更重要的是,上级不是给的经费,而是按照校企办的报价采购,这是商业合同啊!
整个合同也才2880万,还得自己承担生产成本、负责安装等。
直接给这笔钱作为学校的研发费用多好!
“完成交付跟改造都不是问题。目前关键在于生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