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 歼-8之父亲至,人却被李校长送走了!(9 / 16)

    工作忙,送不了的时候,就吩咐梁红斌或杜国旺送……

    王征不在,杜国旺都自己吩咐谢威给谢柔送饭。

    短短半个多月,谢柔的脸,肉眼可见地圆了。

    “给你二妹买的啊?谢威啊,哈城这冬天,实在太冷,一条围巾也不管用啊。我这裹着军大衣,在外多呆一会儿,就觉得冻僵了……要不,还是让谢柔考巴蜀大学吧,实在不行,去中科大也行啊,那边冬天没这么冷……”

    一见到谢威,谢建国又开始抱怨。

    蓉城冬天最冷的时候,白天都不会降到零下。

    晚上气温降低到零下,每年也就那么几天。

    “谢柔的我给她了,那丫头在炕上都懒得动。”

    谢威没理会老头的抱怨,“我给我妈买的,明天我去沪市,不知道你回家时能不能赶回来,你帮我给妈带回去。”

    谢威把折好的围巾递给谢建国。

    “用得着你浪费这钱!老子回去给她买!”

    听到儿子说是给刘梅买的围巾,谢建国黑着老脸训斥儿子。

    他就没想起过要给刘梅带礼物回去。

    谢厂长这么多年第一次出远门,没经验。

    结果儿子这行为……

    “爹,这是我当儿子的一片心意。你要过意不去,给我妈买件貂皮大衣带回去,那比大棉袄轻便,保暖效果还好,穿起来也好看,整个蓉城估计都找不出几个有貂皮大衣的。”

    谢威知道老头是因为他自己疏忽才如此。

    谈情商?

    谢建国要是有情商,当年也不用把自己搞伤才把儿子从知青点弄回来。

    能把老娘忽悠到手,一方面是靠着他曾经技术员的身份,另一方面就是巴蜀男人共同特点:勤快、听话。

    百货商店谢威看到了挂着的貂皮大衣,价格都不敢问。

    通过杜国旺,谢威才知道,五六十年代,国家就开始发展水貂皮饲养业,在五十年代引进苏联种貂,貂皮大衣属于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国内很少有。

    谢威记忆中流行穿貂的东北,现在出门,几乎看不到穿貂的人。

    那是奢侈品的代名词。

    一件貂,好几百,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都买不了一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