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都没有人说出来。
虽然没说,并不是忘记了,而是那年童老爷家的佃户饿死了很多人,我们虽然闹得厉害,但是没有饿死一人,你们说这算不算是奇迹?”
三娃子一说完另外一个中年农民接着说道:
“奇迹?三娃子这是周老爷故意的。
你想那大斗看起来吓死人,可是他只能装平常斗的三分之一,要不是周老爷让这么做,管家敢这样做吗?”
这时候他们身后的人越来越多,津津有味地听着两人议论。
众人经过半天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周老爷这么多年嘴里宣传的厉害,实际上他是一个善人,是他让我们每家人都顺利地活了下来。
去年收租的时候,他宣传的是一百八十斤一亩,差点被他的亲家梅打了。
据说为了这事,梅差点就不敢去见他,上沟村的人说的最厉害。
后来周老爷主动找他打开他的心结,两亲家现在就像亲兄弟一样,做什么都是一起的。
“你们年轻人到每个村子里去告知一下,周老爷建梅家大院,所有人家有了吃的,就不要把小孩子带去又吃又混了,去一个人,要管一个人的作用!”
全村所有年轻人就跑出去通知其他村的人了,第二天清晨,各个村通向上沟村的路上全是青壮年人,偶尔有几个妇女夹杂在中间,她们是去做饭的厨娘。
大管家一看也是暗暗吃惊,这些人连半大孩子都没弄来一个,更别说只吃饭不做事的小孩了。
“这大小姐的脑子是什么做的?这么聪明,既做到了不收租又不让他们觉得坐享其成!
而且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词叫以工代赈!
以劳力来换取应该缴纳的租谷。”
一会儿那边三个大窑就要开取青砖,青瓦需要大量的劳力,几个管事已经把两三千人的劳力分配均匀了,几个管事都给家丁交代清楚,不准出任何事故,无论在任何时候安全都是第一位,凡是涉险的事情决不允许只图干活不注意安全。
“老爷和小姐说了,第一这是新房子出血的事情他们不愿意看见;第二小少爷即将降临,她更不愿意看到有任何不吉祥的事情生。
你们是现场管理,出了事我们交代不了你们估计是丢了周家的饭碗吧?”
所有家丁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周家的饭碗比其他任何地方的饭碗都好端,谁都舍不得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