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休息,明早写】
。。。。。。。。。
阎柔(生卒年不详),燕国广阳(今北京市附近)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年少时曾被乌桓、鲜卑俘虏,后来却得到他们的信任,杀乌桓校尉邢举,取而代之。[6]刘虞死后,阎柔被鲜于辅等人推举为乌桓司马,联系乌桓、鲜卑为刘虞报仇,和公孙瓒对抗。[2]在官渡之战时归曹操,拜护乌桓校尉,对曹操讨伐乌桓有功,赐爵关内侯。[5]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视其如亲兄弟。阎柔坐镇北方,不少鲜卑大人都靠阎柔向朝廷上贡。[10]曹丕称帝后,阎柔为度辽将军,封县侯,位特进
阎柔自少在乌桓、鲜卑中为俘虏,后为其所亲近信任。阎柔于是借着鲜卑的部众,杀害护乌桓校尉邢举,取而代之。
公孙瓒杀幽州牧刘虞后,刘虞的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率州兵打算起兵报仇,他们因阎柔的名气而推举他为乌桓司马,阎柔招诱乌桓、鲜卑,得到胡、汉数万人,与公孙瓒所设的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河之北,大破其军,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乌桓峭王感刘虞恩德,率乌桓人及鲜卑人共七千余骑兵,随鲜于辅南下迎接刘虞的儿子刘和,并与袁绍部将麴义联合,共计十万兵马,进攻公孙瓒。[1] [7]
汉兴平二年(195年),诸军在鲍丘大破公孙瓒,斩首二万余级。[7]
后来,袁绍以恩宠抚慰阎柔,并让他帮助自己安定北方。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攻破南皮[18] ,阎柔率领部曲、带着鲜卑所献的名马以奉曹军。[5]
后来,阎柔跟随曹操讨伐三郡乌桓(史书记载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