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百分之八十!”
他们都是业内专家,市面上普通熔炉的效率最多也就三四十,谁能想到,何工当初设定的目标百分之八十,竟然真的实现了!
这意味着什么?
缓过神来的厂长等人,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凉气。
怪不得何工之前强调,让仓库多储备一些铁矿石。
在这种炼化效率下,仅靠炼生铁就能为轧钢厂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更别说,轧钢厂的所有车间设备刚完成一轮升级,原本还在为先进生产力受限于原材料而担忧。
如今有了如此高效的钢铁熔炉,一旦全面运转,潜力将无法估量。
几乎是一瞬间,厂长和几位车间主任意识到了这一点。
如果计划得当,他们红星轧钢厂或许能借着何工的这一成果,在国内钢厂中占据一席之地。
"
何工呢?这么重要的消息,我们必须立刻告诉他!”
想到这里,厂长急切地要去找何裕柱。
很快,厂长等人便来到了何裕柱临时搭建的小房间里,这段时间特意为他准备的地方,以便他在绘制精密图纸时有一个更舒适的环境。
见到厂长等人神色焦急地赶来,何裕柱心中已有所猜测。
程建军主动汇报:“何工,熔炉批试炼顺利完成,各项指标与设计完全吻合,这是运行期间熔炉的数据记录。”
说完,他将下午收集的情况文件交给何裕柱。
何裕柱略作查看后点头表示认可。
"
很好,接下来可以开始大规模测试了,按需供应矿石,检验熔炉在常规操作下的稳定性。”
这是此次任务的关键环节。
听到指示,厂长和孙主任纷纷附和称是。
"
何工,请放心,我已经协调仓库方面,确保矿石采购优先级最高,轧钢厂定会全力支持。”
厂长补充道。
"
大家这段时间都很努力,现在到了放松阶段,让熔炉保持正常运转即可。”
何裕柱回应,虽身为工业部代表,仍不忘安抚人心。
他知道,厂方的热情不仅源于他对车间设备改造的贡献,更因该项目能显着提升钢厂效益。